博山炉,又称博山香炉,是中国古代焚香时使用的一种熏炉。博山炉出现于西汉,盛行于汉魏时期,主要材质为青铜或陶瓷,以炉盖呈山形为特征。
博山炉的结构主要为炉体和底座,在炉体上有山形盖,盖上一般雕刻人物、龙虎、鸟兽等,并有镂空的孔洞,以便使香烟透出,形成一种云雾环山缭绕的效果。一般认为盖子做成山形是象征海外的仙山“博山”,符合汉魏盛行神仙家说的文化氛围,亦有学者认为其原型为华山、泰山、蓬莱山、须弥山、昆仑山等,或许还含有封禅的含义,其真正的含义尚不完全清楚。
底座为圆盘形,中间一般亦会雕刻有人物、龙虎、鸟兽等造型。亦有用没有承盘的。茂陵出土有带有长柄的鎏金银博山炉。材质主要为铜制,亦有陶瓷制、玉制的,汉代的铜制博山炉常有鎏金、银或镶嵌宝石。
后来魏晋南北朝时佛教亦沿用此种香炉,纹饰则常用莲花、火焰、祥云等。这种形制的香炉亦传到了朝鲜半岛及日本等地。日本藏有隋唐时期的白瓷制博山炉,博山盖为莲花形,受佛教影响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