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器雕琢,从古至今追求的都是“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二字不仅贯穿琢玉始终,其实也贯穿了整个玉器历史的始终。我们现在对于吉祥纹饰图样、寓意的观念多是继承自明清,追求的多是“福禄寿喜”。吉祥图案也确实鼎盛于明清时期,但起源其实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图腾崇拜,只不过那时对于“吉祥”的观念和追求与现在却大有不同。
如玉人生|和田玉碧玉兽面纹平安锁
吉祥图案出于吉祥观念,而吉祥观念的产生一直可上溯至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图腾可谓是最初的、特殊的吉祥物,中国人自认为是龙的子孙,史前的新石器时代,龙的崇拜已经产生,龙的形象已经在中国各地以不同的形貌出现。对于在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猪龙和C形龙,人们推测这种玉饰不仅起装饰作用,更主要的作用是祈求吉祥和护身,是当时人们的崇拜物,犹如现代人佩戴的护身符,这种玉龙的形象也是古代中国龙崇拜的最初形式。
如玉人生|和田玉白玉玉猪龙
到了商代,鸟类玉雕大量出现,它是商人把“玄鸟”当做自己氏族崇拜的图腾的反映。商代先民塑造出了许多玉雕鸟类形象来表达对它们的崇敬之情,妇好墓玉凤的形象美丽、精巧,就是很好的一例。先秦以前人们寄托在吉祥纹饰上的追求,也就是停留在“崇拜”和“寻求保护”之上,比较实在和简单,还没有后世那么功利和复杂。
商代|玉凤
但是到了汉代,吉祥纹饰和玉器的结合就开始往玄学上跑偏。由于迷信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吃玉可以成仙,丧葬服玉可以不朽,戴玉可以驱邪等。成仙或不朽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戴玉可以驱邪是可以理解的,如汉代佩玉中有驱邪三宝,即玉翁仲、玉刚卯、玉司南佩,还有许多“宜子孙”玉璧、玉佩、圆雕玉辟邪等作品,都是祈福祥瑞的玉器。
汉代|驱邪三宝
真正和我们现在吉祥观念比较贴合的吉祥图案,其实是从唐宋时期初露端倪的,尤其是玉雕童子和花鸟图案的广泛出现,为以后吉祥类玉雕的盛行铺垫了基础。莲花和童子合在一起,恰好表示连连得子的吉祥语。喜庆、祥和的玉器吉祥图案获得了上至帝王,下至普通市民阶层的普遍青睐。不过此时的吉祥图案想要传达的寓意和愿望在方式上还比较隐晦。
宋代|持莲童子
而对于“工必有意,意必吉祥”追求到了极致的是明清时期,尤其清代玉器,其吉祥图案有仙人神佛、动物、植物等等,其间还点缀着禄、寿、福、吉祥、双喜等文字,对于吉祥的追求愈发直白。清代玉器中这些吉祥类图案的大量出现、流行,实际上是当时社会现象的鲜明反映,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人们希望借助于玉器来祝福他人、保佑自身,向往与追求幸福生活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