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佛像是佛教中的一大主流,而佛教的密宗部,因充满神秘内容的特征,故而被称为‘密宗佛教’。
西藏的密宗源于公元8世纪莲花生大师的传教,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后,现可分为宁玛派、格鲁派、萨迦派、噶举派等派别,而密宗佛像更是种类繁多,数以千计的密宗佛像种类、名称各不相同。
一、密宗佛教上师
密宗佛像中的‘上师’是藏传佛教尊奉的有杰出成就的高僧。
历史上,藏传佛教奉崇的上师有很多,有显宗的,也有密宗的,有些上师是多个教派共同尊奉的,如莲花生大师;而大多数则是某一教派单独供奉一位上师,如格鲁派供奉宗喀巴大师等。
上师像一般仿照上师生前的样貌进行塑造,虽然没有严格规定,但也会按照上师生前的相貌、宗教习俗等来进行塑造,这样就使得不同教派的上师具有自己的形象特征和标志。
二、密宗佛教本尊
密宗佛像中的本尊是藏传佛教在修法过程中所尊奉的重要神袛。
这些本尊分别代表着不同教派的宗教理论和修持方法,所以他们的艺术形象也因此复杂多变,在造型上有单身像、双身像和多手多面等,在面相上有寂静相、忿怒相和寂忿兼具,每种造像在比例以及形式上都有严格且复杂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密宗佛像并不是以追求凶忿、复杂的形式为目的,而在于刻画出这些复杂的造像内容所代表的宗教义理和修持方法。其实,密宗佛像这种造像方式代表的是修行的最高层次。
三、密宗佛教护法
密宗佛像中的空行是藏传佛教的特殊神袛,其艺术形象非常奇特,护法神也是藏传佛像中的一类庞大的神袛。
从历史来源上讲,有的来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和印度教;有的源于西藏苯教和民间信仰;有的源于蒙古和汉地的民间神道信仰等。
护法神的形象在藏传佛教各类造像中也最为复杂,大体上可分为善相和恶像两类。
藏传佛教中的密宗佛像造像虽然种类繁多,但不同的造像既有共同的特征,又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审美情趣,而且还包含鲜明的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