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生长环境 » 山水之乐登莲花山之乐
TUhjnbcbe - 2023/7/19 20:57:00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在我看来,城市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地方,而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则是对于人类心灵的馈赠,正如苏轼所言,山水实在是天下间的无尽藏也。

山水之乐,在于放松身心,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神思之下,体悟到天人合一的妙趣,方为上乘之游乐。

正因如此,我一直觉得,山水之乐并不在于成群结队,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恰好应当一人登临、独揽美色。

此正所谓独乐乐之道。

而众乐乐的地方,应是在某个路边烧烤店、酒馆、唱歌房,亲朋好友济济一堂,围在大圆桌上,觥筹交错,众人嘴里挥斥方遒、开天辟地,这才是众乐乐的趣味所在。

自然界的那一方山水,不论远近、大小、游人如织或无人观赏,都应是一个人站在寥廓的天地间,对着万古轮回不变的四季光景去思考一些深邃问题的地方。

譬如宇宙之诞生或毁灭、人类何去何从、万事万物存亡的感慨,乃至于“我”从何而来到何处去的千古哲学迷思,这里的“我”自然是超然于世俗之我……

“我”是谁?“我”之意识是否只是身体的附庸,随着身体的死亡而死亡耶?

这些问题颇费脑筋,而在苍茫萧索的山水之间,思考着与世俗截然不同的事,不亦宜乎!

那一日,正值休息日,近来一向都是上夜班的,早上八点钟左右下了班,和同事们在便利店饮了些酒,竟也不觉得疲倦,遂乘地铁往羊城南郊的莲花山。

寻山水之乐的路途,那总是寂寞难耐的,要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里换乘各类交通工具,寻找导航之目标,而这些世俗的障碍恰与登山之乐相辅相成。

从古至今,世俗和山林都是相映成趣的,没有世俗的市侩狡诈,那山林的孤高飘逸就显得虚浮做作。

然而事到如今,山林的潇洒孤绝毕竟是落寞了的,古代的隐者可以避权贵于山水之间,现代若有隐者,不菲的门票足够令其望而却步,至于在山水之间盖个茅草屋——

不好意思,此属于违法建筑,届时官家追究起来,恐怕隐者只能“隐居”于看守所之中了。

莲花山,位于珠江口狮子洋边,广州之名山华表也,票价半百,贵乎哉?

此亦见仁见智之问题,我既无孙大圣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本事,只好委托孔方兄,令其开道,送我上路。

天色暗淡,雾霭遮蔽了云后的太阳,阳光仿佛披上了一层薄纱,朦朦胧胧的,虽是清晨,却有些薄暮的味道。

山道之上只是稀稀落落能见到一些人,顺着笔直的山路踏去,正好看到五六个中年妇女在高大的树丛下拍照。

只见她们人手一台手机,东拍拍西拍拍,姿势变幻莫测,声音嘈杂不一,在空地上更是轮番上阵,你方唱罢我登场,排着队在那凹着造型等待同伙们拍照。

我哑然一笑,山水之独乐乐的优势,世人知之者少矣。

如果我也和其他人成群结队而来,那么遇到同伴看到自个喜欢的景致而流连忘返时,我该不该等他?

同伴若是个拍照达人,每至一处动辄掏出手机狂拍一通,我该不该强装笑颜配合一下?

若是我看到别样的景色想要稍待片刻,而同伴则觉得毫无可观之时,欲行至它处,我该不该随同大流而去?

山水之乐,在乎独乐乐也!

若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则无此等烦恼,行至某处,观一片云彩,看一方怪石,倚一颗奇树,驻足良久,一唱三叹,随心所欲而无他人烦扰,此真世间之大乐。

走得累了,哪怕半道崎岖,也可随处坐卧,不会有人催促着:快走,山顶更有景致可观。

更不会有人将手机塞给你说:这里景色不错,帮我拍张照。

若你不想落得众叛亲离之境地,只好泯然众人,边拿着手机边做苦思冥想之状:来,往这边一点,对对对,笑一个,茄子!好极了!

一张随时会被人遗忘在互联网某个角落的庸俗照片就这样诞生了。

还好,今天的莲花山,我一个人乘兴独往,快哉!

不久,就走入了南天门后,四处的草坪上,是众多模仿其它地方著名景点的微缩模型,我放眼望去,正好看到了杭州西湖的那几个小塔。

往前方再走几步,只见那山崖瘦削,仿佛被巨大的盘古天斧从上至下一斧子劈了下来,经历千年来日晒雨打风吹的山壁上,风化得发黑,满布着岁月的沧桑变幻。

若非提前知道,哪里晓得这些奇形怪状的山崖是人工的产物,广州两千多年的建城史,那些消失在历史浪潮里的城墙宫观的用料,多来自这里。

难以想象,在没有现代科技以前,古代的工匠是如何在巨大的山崖间作业的,在那一锤一钎一凿间,恐怕都耗费了多少劳动人民一生的时光。

而那些人,早已灰飞烟灭,在中国的历史年轮之上,只写着寥寥数位帝王将相的名字,这些工匠无异于蝼蚁,只在山间的遗迹里留下了一鳞半爪。

而我也只能留下莫名的感慨和惆怅,毕竟,再过数十年,我和这些工匠又有何区别,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真渺茫啊!

我也不知道这是独行的缺点还是优点,毕竟若是成群结队而来,在嘻嘻哈哈的打闹声中,这种神思是难以在脑海里立足的,自然也不会有所谓的感慨了。

古代人是如何开采石料的呢?那些工匠的生活水平又如何呢?他们在开采石料之余又有哪些娱乐活动,是否也像今天珠三角众多工厂里的工人一样,劳累之余在某个烧烤店里聊天吹牛侃大山呢?

我对这些问题怀着很大的兴趣,但是在莲花山上并未找到答案,我倒是觉得,可以在人工开采的山崖附近,塑造一些景观,来描述古代石匠的百味生活。

更加雄伟壮丽的景致在燕子岩那里,数座山体互成犄角之势,昂然挺立在天地之间,每一处山崖都有摩天大楼那么高,站在山崖之上的亭子里,往下张望,不免令人呼吸急促,倍感刺激。

山上自然有宫观寺庙,在燕子岩的亭子上,已然可以远远望见那巨大的观音像在乌云中闪耀着宝气珠光。

走得近了,才发觉此处人声鼎沸,原来山上的游客都跑到了这里。

观音像俯瞰着茫茫狮子洋,万顷波涛隐没在深厚的云层之中,令人看不真切,却越发感觉到大海的无边无际。

佛家的思想,从哲学角度来说,是值得研究的,但面对着无数朝观音像顶礼膜拜乃至于下跪磕头的人,我的心中大不以为然。

此时,我朝着狮子洋一侧走去,在巨大的山中平台下,是一处笔直的数百层阶梯,两个老妪似乎远道而来,在那里交谈着:

“那边就是莲花湖吧,怎么这么大哟!”

听完老妪的对话,我不禁捧腹大笑,她们不知怎么的,绕过了山脚下的莲花湖,竟误把狮子洋当成了莲花湖。

诚然,在这世界上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这世上的很多事物,每个人还是应当多一些科学的认识,旅游如是,信仰亦如是。

此时,天光渐渐亮了起来,愁云惨雾也在日光的照耀下,逐步散去。

海的那边,金光大盛,巨大的船只游荡在水面之上,发出了壮烈的轰鸣声。

人们登山总是希望爬上山顶看看,而此时此刻,我忽然想到,登山在乎心境,若是心境到了,半途而归亦无伤大雅。

古有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美事,今人应胜于古人,何必执拗于登上山顶呢!

于是,望着苍茫的狮子洋,赋诗曰:

无事朝挥觞,遨游乐徜徉。雾迷莲花道,远望狮子洋。兴尽方归去,何必直上山。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水之乐登莲花山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