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池塘几朵莲花打苞,让我看了很久。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正是荷叶荷花出水的时段。此时水域宽阔,荷叶亭亭而新新,有的贴在水面,有的站起来,还打着嫩卷,有的就已经顶着小蒲扇了,这中间荷花的花苞就显得格外可爱,杨万里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种清新像上之美。
古代的采莲未必是采集莲子,五月里下水釆莲,多半是采集荷花的嫩茎嫩花。那藏在水中的嫩茎,从上古就是必然的食品,只是随着生产力发现,可供食品的选择越多,荷花茎的价值也就更突出,因为清凉去火,可口。嫩的荷花花苞,当然也是可以食用的。白菡萏就是一味药,在宋朝,杨万里曾大力推广种植,因为白菡萏就是白色的莲花苞可以预防和治疗当时的时疫。
也就是说古代的采莲通常会从农历四五月一直持续到莲子成熟的秋天。在农村这是农事,在城里这是园林避暑的新玩法,因为不单荷花嫩茎有食用价值,唐宋人对荷叶的利用也达到了高度,用它包装酒水,酿制时令的荷叶酒,取荷叶的清香和酒水混合成的清意,荷叶柄是天然环保的吸管。
所说的这一切是说荷花这个植物品种的利用价值实在是高,而和这个利用高频率相对应的就是荷花的生长和繁殖能力,那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正是荷花顽强而阳光的生命力,备受中国人的喜爱。只要有一点水土,一两颗莲子,几年就可以长成满塘莲藕,从叶子到根都可以食用利用,而且不需要太精细的农田管理。
所以中国人对于荷花有着朴素真实的家园的感情。一个家庭,一段爱,就像荷花一样,一粒种子或者一截藕,就能落地生根,无限复制。
本是同根生,用在荷花身上比用在豆类身上更真切。当代的大多数荷花仍旧保持着原始的风情,因为不需要人工太多的干预,所以进化缓慢而天然。而正是这种天然,往往一片荷塘或者一片大区域的荷花,虽然绚烂壮观,但几乎都是同一个品种。像姐妹,像兄弟,更可爱的是它们都拥有美丽圆润的花朵,像一群群热闹齐整的孩子。
这也仿佛古代大家庭的写照。基因类似,兄弟姐妹众多,一起为着家族繁荣努力。
同心莲的来历就是来源于荷花天然的类似的复制美,每一朵荷花都是向心,花瓣圆润展开,而一片荷花开放,莫不如此,证明它们同属一个族系,生生不息。
荷花代表家庭,代表兄弟姐妹,又引申代表同一类心意相通的人,是爱人,是知己。
在了解了荷花种种自然属性和美之后,我们再来欣赏这首汉朝的古诗十九首《涉江釆芙蓉》,你会读出深沉的意蕴来。
“涉江釆芙蓉,兰泽多芳草。”
这是荷花初开或者盛开的夏天,也只有这个时段是水生植物最茂盛的季节。兰泽芳草,又常常应对端午节日和夏至节气,因为这个时候,水边的菖蒲,兰花,具有消暑防疫的功能。人们往往会去水边采集芳草,进行沐浴祭祀。
而这个时段,是相对热闹的,因为外出的人会返乡,回来过节祭祖。
“釆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那么很不幸,这个女子,或者这个人,在采集这些芳草荷花的时候,她的爱人或者他的亲人朋友不在身边。他们在遥远的路上,他们不是归人,是越走越远的游子。
这是一种悲凉。采芙蓉和芳草已经是固定的习俗,但是时代巨变,汉末战乱频繁,且男子往往被征入伍,如果是隶属于太平时代的朝廷,那么不过是两三年就可以回来,但是汉末的战争会裹挟当兵的人或者各种原因在外的游子,他们会因为生存被各样的势力所左右,或者死在战乱里,或者多年飘零在他乡,像断了线的风筝,无力靠个人的力量平安返回互相。
这个所思在远道,就格外苍茫。
每到佳节,这美丽的荷花花开,这兰草芬芳,可是当我准备好这一切,而你不在。
上文说了,古代对家庭的看中,荷花本是同根生,相爱的人,在一起的兄弟理所当然是要守在一起的。但是道理是道理,现实就是现实。
人们为了家园而远行奋斗,其起点和终点是外家园,但是这一切因为乱世而隔绝了。
所以看到圆润的荷花,那象征团圆的家园之花,情意之花,谁不会伤感呢?有些人笑着走出去,就永远不再回来,留给亲人留给朋友的是曾经荷花一样清纯而笃定的笑脸。留给家人和留守者是无限的牵挂。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首诗的奇特是开创了另外一个视角,一个和声。如果前四句是爱人留守者的悲伤,还带着绝望中的憧憬,毕竟所思在远道,是一种绵延,一种未知的结果,一种盼望归来的期待。但是后四句写的是另一种写实。
一个游子在路上,他经历的远比家园要多,他在一种动态里。他回首看了看,想了想家乡,他在旅途,被各种已经知道的现实和不能确定的未来所裹挟,他得出的结论是,他回不去了。
他在时光的某一段,家乡在身后,前面还有目标,这目标大抵不是他愿意的,但是人在旅途,无力翻转,他去往未知,可能生可能死,但是有一点他能够推断出,家乡这一生,他回不去了。
是什么原因?背景就是汉末大的动乱与战乱,本来是为家庭奋斗的,但现实骨感到,你今天能否活着。是活着决定方向,不是方向决定你生存。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所以他说,我们就像一片荷塘里的荷花和藕,本来应该守在一起,但是心和根都在家乡,我却可能今生难以归来,在有限的生涯里,忧伤会伴随我一生。
这首诗其实相当残忍。它不是说相爱的人,相知的人,思念故乡的人是因为环境地位改变而离心离德,而是说的乱世打破了所有人的安稳和生存,远去的人不可能归来。这后四句清醒到忧伤残酷。
汉朝人口高峰时有万到万,也就是说太平时代可以养活这么多人。但是到了三国时期,人口锐减到万到万之间,而且国土分裂。
不是每个家庭都能等回游子,不是每段思念都有一个结果。在外的人生死有命,守望的人却一直等待一种不能明确的生死未卜。
是谁更可悲,忧伤以终老?这是时代的不幸。
但是留守的不论是爱人还是兄弟,都会在荷花盛开的时节,在香草芬芳的盛夏,牵挂远人,因为我们是一起的,是同心花。
而游子无论身在何处,心里总有一朵象征爱和家园的莲花吧。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