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常识 » 传家训扬新风之阳峰乡侯家山阳储峰下
TUhjnbcbe - 2021/7/28 9:07:00
白癜风初期该如何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hl/150209/4575574.html


  士农工商,均有常业,所贵恒心自励而各勤乃业耳。盖人有一定之胜境,不拘所肆何业,即随在可自致,立收其效。若乃既居于此,又慕乎彼,则此心一纵,遂不免怠忽其业矣,无何身人他歧,依然故我。业精于勤,荒于嬉。事虽勤于始,尤贵励乎终。

01


  “侯”作为姓,是“封侯”“爵侯”之“侯”,在写法上是有别于“等候”“时候”之“候”字的,单人旁后无一竖。原本侯姓之溯源,便指向西周时的祖先封爵。


  天下侯姓姓源,有源出造字的仓颉、源自姬姓晋侯缗之说。都昌侯姓承袭“上谷世家”,尊侯缗为一世祖。据《史记晋世家》记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史称唐叔虞,后改封晋侯。春秋初传至十四世孙晋侯缗,在位20年。公元前,晋侯缗被同族曲沃武所灭,晋侯缗一族逃出都城,隐居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所辖),晋侯缗之子知静遂以爵位“侯”为氏,便是侯氏。


  据统计,都昌侯姓现有19个村庄,余人,主要聚居于汪墩和阳峰两乡,其中阳峰乡(另大树乡有莲花塘侯村)12个侯姓村庄同属阳峰村委会辖区,统称侯家山。“侯家山”早先也是个山峰名,清代同治版《都昌县志》有“南桥岭西下为大岭,亦名侯家山”之语。阳峰十二个侯姓村庄分别是野猪山、竹园里、院里、李树畈枫树塘、咀上、花门楼、畈上、后南山、风火里、庙下、八房里、万紫里,总计现有人口余人。都昌侯姓村庄共同的寻根地为阳峰乡阳峰村委会的茶园冲,旧属四都。侯姓祖先余年前落藉茶园冲还有故事。侯缗之五十世孙侯忠素(-?)是安徽寿县人,宋仁宗时登进士,天圣九年()春任都昌县尹,为一县之长。侯忠素仕都昌时母亲严氏长辞,安葬于县城西大矶山。秩满后不忍心离去,遂卜居县城白莲池旁的蒋家塘边(今莲花苑小区附近),晚来读书赋词以怡悦心性。民国年间,还有“侯氏会馆”存(县城老人武部院落处)。宋景炎三年(),都昌左蠡仙井畈人杜可用聚众抗元,元*借镇剿之名在都昌大肆屠掠,侯忠素九世孙侯维化避元乱由县城白莲地潜居山谷茶园冲。侯忠素的十四世孙侯世通,于明永乐年间由四都茶园冲迁汪墩老山侯,汪墩一带的侯姓村民又皆从老山侯外迁而发脉。

02


  有地方史专家考证,“阳峰”其名,源于辖境处的阳储山。阳储山位于都昌县中部,东北—西南走向,跨汪墩、大树以及阳峰、土塘等乡镇。其主峰海拔为.4米,县电视差转塔就立于巍巍阳储之巅。古称山之南为“阳”,面对于“阳储”之得名,清同治版《都昌县志》在“卷之一名胜”中如是表述:


  阳储山,在治东四十里,居邑中央(省志注居众山之南),昔人谓为阳气所钟,故名山南东为阳储峰(亦曰阳储岭)。峰势极峻,每清秋登之,东望饶州,西瞰南康,北顾九江,南窥吴城,皆在目中。山东北下为禅山寺,昔有道人隐此,自号白云老叟,故又名白云庵。多山水之胜,有八景,曰“白云古院”、曰“碧涧仙坛”、曰“荣恩方丈”、曰“延英精舍”、曰“藏春竹坞”、曰“通济石桥”、曰“龙潭胜水”、曰“关口灵泉”。

山腰中的青阳室


  “阳储八景”今人多不知,其中有几景属阳峰独秀,也待考。阳峰侯家山就在阳储山麓,让我们且来翻检同部《都昌县志》中对侯家山形胜的描述:“阳储岭西南为小阳尖(南下为侯家山,有庵曰青阳室),又南西为南桥岭。小阳尖北下为醮山,过峡起垴北西下。吉阳岭在南桥岭南东,中过野猪岭、横山埂。”

花门楼村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县志里的“青阳室”仍存,庵下有终年不绝流的小井,甘冽无比,实属清凉。青阳室原是供奉着神医华佗,周边善男信女求神祈康,至今香火如缕。县志里的南桥岭,在旧时是三汊港、阳峰一带是民众通往县城而达九江、景德镇的要道。倚了山高林密之阳储山,自然也就成了神秘故事演绎的辽阔舞台。侯家山老一辈村民说,明末崇祯年间,农民起义*李自成的一散兵在“大顺”重逆,溃败不堪之时,推着两麻袋像是杂货的东西,途经南桥岭,因体力不支寄存于侯家山花门楼村一村民家中,言三年后如未来取货,农家自可拆袋用之。三年匆匆而过,天下已是张扬起“大清”的旗帜,侯家山老农想起封存在仓柜里的两麻袋,拆封而视,但见稻粟裹堆中簇拥着*灿灿金锭,农家凭此成了富家。暴富的村民惧露富,便窑藏金银,以至花门楼村留下一句歌诀:“东一窖,西一窖,噼叭(指碓臼声)树下一大窖。”后人的讲述里,推车推的是衰败下的闯王残部的*饷,其时李自成已殒命湖北九宫山。这样的类似故事,关于太平天国“长毛”*的更多。


  莽苍阳储山,在乱世当然是行匪者的温床。说年岁在己丑,是年5月12日都昌解放,但土匪头目李运辉的“都昌县青年救国*”负隅与新*权对抗,在阳储山青阳室一带,李运辉的残匪猖獗了一个多月。村民的讲述里有历史的细节,说李运辉面对阳储山的陡峭是显笨拙而非灵捷,要靠喽啰用摇椅抬着出没。匪兵还抓捕了一名长得十分漂亮的女中学生,窜逃中女学生被带上带下,脚板都磨出血来。有关资料的记载里,阳储山在解放之初的确闹过土匪,匪首是江镜秋。在此,且来存录当年迎接部队进城和平解放都昌的组织者之—向法宜的回忆文字,看匪首命丧阳储山的历史细节:“年9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第四野战*开赴都昌,九江*分区祝世凤司令员亲临都昌领导清剿斗争。这时,除少数顽固分子上了武山外,大部分闻风逃窜、土崩瓦解。潜伏阳储山的江镜秋尚有36人,仍然在乡下打家劫舍,胡作非为。县*府指派向熙率领一连兵力,开赴阳峰、化民、土塘一带进行追击。这个家伙极为狡猾,一连尾随追捕4天,都没有发现他的人马。一天已断了*昏,向熙的队伍在白果树村宿营,住在一位亲戚家里,这位亲戚白天替江镜秋送粮,挨了江的打,他将江镜秋秘密躲藏的地点报告了向熙。这天半夜,向熙带领几个尖兵,到阳储山西侧鸿洲山娘娘庙逮捕了江镜秋,缴获步枪30余支,手枪2支。”


  高耸的南桥岭,穿越的途路中散落着神奇的故事,更多的百姓,偃骞于途,南桥岭成为他们的一条生计路。靠山吃山,阳储山的柴薪资源丰富,侯家山人在旧时将大山馈赠的柴木砍斫后翻越南桥岭,输运到景德镇贩卖,点亮熊熊窑火,换得自家灶膛里升腾起的人间炊烟。侯家山祖传有编蓑衣、打桐油的传统谋生手艺。山里的田间地头,山麓下的低缓坡地,栽种着铺展蒲叶似的翠绿、周身缠着棕毛的棕树,还有桐籽挂满枝头的桐树。取之棕树穿织簑衣,取之桐树榨取桐油,以至侯家山人有讨生计之歌诀:千棕万桐,子孙不穷。而农人防雨的古朴簑衣、涂抹家俱的清亮桐油,侯家山人皆从南桥岭荷担推车,至汪墩、徐埠等乡及至湖口、彭泽等县的山外去换钱籴粮,养家糊口。

蒜畦


  阳储山怀抱里储藏着丰富的钨钼金铜矿产,是座宝山。阳储山沐风栉雨,更展露着勃发多姿的生机。栀子、杜鹃等争奇斗艳,獐麂、狼豺等左冲右突,竹浪松涛澎湃,百灵鹧鸪欢唱。阳储峰峦千般锦绣,阳储山下万种物丰。阳峰的紫皮独蒜在旧时列为贡品,而尤以侯家山的不分瓣的蒜头最为上乘。南桥岭一带的气候和水土,成就了特定地域的特产。

春天通往南桥岭的田径


  南桥岭的驿路已废置,如今的侯家山人的致富路变得平坦通达起来。

03

作者(左)采访侯绍瑜先生(右)


  南桥岭下侯门十二村,村村都有精彩的故事流传下来。在年花门楼村重建的祖堂落成铭文中,有如此数语:“希肫,字孔仁,号侣南,赋性忠厚,乐善好施,资高闾里。于明万历三十八年()捐资造舟以济周溪之渡,口碑相传,岁闾咸钦。建祖厅,造门楼,曰花门楼村。”花门楼新修祖堂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上厅有一副对联:南桥岭希肫长春瓴高屋,阳储峰侯门无涯起宏图”,“希肫”便是村上祖先之名。且来听年出生,曾担任阳峰中心副校长的侯绍瑜老先生讲述明末先祖侯希肫善辨的故事。


  花门楼侯村的肇村祖先是侯忠素的十七世孙侯大润,字天润,明正德年间由李树畈枫树塘迁入,距今已余年。侯希肫为侯大润的五世孙,行世有特立独行之风,周边有隙者将他的“张狂”告之官府,侯希肫对罪愆一一驳回。罪愆之一是“反造门楼”。村上老祖祠门楼对外是平板,雕饰“世美”二字,倒是反面的内侧琢刻有栩栩如生的神像,与通常的置位反了,对此,侯希肫辩曰:反造门楼向不利。他将立反向门楼的动因归之于民俗上的朝向。罪愆之二是“铜钟铁瓦”。花门楼祖祠内悬铜铸磬钟,屋脊上覆盖的是铁质瓦,辉煌卓然,对此,侯希肫辩曰:铜钟铁瓦祖上遗。他将此归于祖上的遗风,承袭着的不只是钟瓦,还有挨着能躺下的宽长裙凳,也是祖上留下的规制,后人敬祖崇宗是常理。罪愆之三是“日骑双马”。侯希肫对此的解释是“日骑双马马带驹”——吾一人一马足矣,因坐下之骑带着小马,其情可悯。罪愆之四是“夜宿七妻”。侯希肫似是狡黠打起太极——“夜宿七妻为儿女”。罪愆之五是“独脚龙床”。侯希肫对此不敢敷衍,皇室才可有龙气,欺君之罪可是要掉头的,他将“龙床”藏匿起来,振振有词——“独脚龙床是假的”!侯希肫喜做积德行善之事,捐钱在周溪一带造舟船作义渡,建桥亭惠旅人——“肫”者,本义就是笃诚为人也。

侯石安旧宅


  行走于侯家山,若是问民国年间最闻名的人为哪位,村民会众口一词地指向一个叫侯石安的人。侯石安(-,字寿鹤),的父亲侯延昭在侯家山算是一代名儒,也开过药铺,教过的学生最有名的是周溪牌楼的曹浩森,曾任国民*江西省*府主席,侯石安后来在国民**营里得提携的话题,多半与国民*上将曹浩森相涉。侯石安从江西省立一师毕业后,在家乡都昌和南京任过教员。后来得举荐,赴江西乐平县署任职。侯家山不少人口口相传侯石安任过乐平县县长,应是讹误,查无实载,连他辞世后的墓碑上都无“县长”一职的履记。他在乐平似是负责警务一类的官职,这从关于他人生最为传扬的一件勇义之举中可佐证。说某年都昌人与乐平人闹械斗,乐平人起初挡不住湖区都昌人的蛮野而落荒而逃,后来在周密的反扑中,抓住了数十名周溪沿湖的都昌人,关押在私祠,第二天准备对都昌人大开杀场,报一箭之仇。侯石安倚着职场之势站了出来,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犯法了*府自有审断,也可灭了此帮“都佬”气焰,该杀会杀,万不可私自屠戮,晓法犯法。乐平人觉得有道理,也就将所缚都昌人全交给了县警备队,只待去听毙击冤仇的枪响。侯石安连夜雇了条都昌人在景德镇开的货船,将数十名老乡偷运回都昌,悉数救出,他自己也于当晚挂印往南京躲了。据说年,国民*旧*官侯石安被查出有历史问题要被镇压,当年获救的贫雇农从周溪来到县*府为其“讨保”,算是反救了侯石安一命。


  侯石安后来在南京从*,投身汤恩伯部,做到了辎重兵第十八团中校一级的*需处主任。凭其笃诚,得上司信任,得了一笔奖抚,年寄钱回家建造了一幢屋宅,至今仍存。解放战争摧枯拉朽的隆隆炮声中,侯石安没有随蒋介石集团逃往台湾,而是选择投诚,在人生的关键处,他没选择参加解放*,而是坐了三个月二野的教育班后,选择回到侯家山故里,余生以行医为生。侯石安父亲早年开过药铺,少时的他本就对歧*之术有浸染,他在南京读过一阵国民*的*需学校,对医术又有所涉猎。回到家乡后,侯石安遍搜古医籍钻研,渐成名医。相传年代中期,化民潭湖有个四岁幼儿,患重症而奄奄一息,大人将患儿放在竹篮里,只说夭亡无疑,好待掩埋。怀九死一生之愿,侯石安被延请来施救。他让大队干部唤统周边诊所村医,说死活一针打下去,能活过来是幼儿命大,活不过来大家作证,也是回天无术之事。侯石安一针下去,竟救活了患儿,他在土塘一带医名渐隆。当地的医生排挤他抢了饭碗,而当地的药店笼络他带来单子销药,他在杏林风生水起。某日,侯石安坐在药店连写余张“汤头”笺方,一般的医生能划张便成良医,他以数倍镇得当地医者再不敢依势扰他,“侯医师”磐石似的在土塘一带安定下来。

渡江战役国民*守*(网络图)


  侯石安晚年在阳峰当地办医疗所,在乡村卫生院任中医,医德上颇有好口碑。问切之余,他也会和求诊的人讲他在国民*部队从*的故事,听的人觉得新鲜,一楞一楞的惊奇。比如说他见过汤恩伯组织召开作战会,一次对迟到的一个团长背向反扣枪机,击射入门向“*座”报告的懈会者。他还会讲解放*渡江战役从江北打到江南,有时一连三日在船上打爆竹、吹*号佯攻,让汤恩伯集团的守*得不到休息,而真正猛攻的那天大雾,解放*的木船在国民*部疲惫怠防之时势如破竹渡江作战。晚年蛰居乡间的侯石安关心天下大事,在阳峰村小看订阅的《江西日报》《参考消息》,一字不落的从报头看到报尾。侯石安年以86岁高龄遽然辞世,后裔有承其医技者。


  上世纪七十年代,侯家山有五个人担任县里计划经济时期红红火火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五侯”令人称羡。他们分别是:侯受厚,八房村人,解放战争时期从国民*海*投诚解放*,后任都昌县物资局局长;侯隆清,万紫山村人,土改干部,曾任都昌县食品公司经理;侯昌泰,庙下村人,曾任周溪公社*委书记、县森林公安局局长;侯绍家,墈下村人,曾任大沙公社*委书记、县商业局局长;侯爵一,竹园村人,曾任县建设局局长。这些老干部的后代,赓续奋进的精神血脉,他们在各自的人生职场,情系故里,热爱家乡。


  俊杰启林毓,荣华同日长。目览千载事,侯门有仁义。侯家山人在新时代的海潮里,翻卷着各自的精彩浪花……

阳峰村*群服务中心

注:凡属于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家训扬新风之阳峰乡侯家山阳储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