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分布范围 » 没有花香的诗,还是诗吗
TUhjnbcbe - 2021/7/3 17:31:00

没有花香的诗,还是诗吗?

偶尔,我会忽然在读书间隙发一会儿呆,那时候,常常会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念头,比如刚才,我就忽然问自己:没有牡丹的四月,还是四月吗?然后又问:没有有花香的诗,还是诗吗?

我没有找到答案,大概也没有人愿意给我一个答案,不说我发神经,恐怕就要谢天谢地了。

那也没有什么,谁叫咱是个喜欢偶尔发发呆的小木匠呐。

在已知的地球人类文明与文化史上,花是一个文化层面上来说含金量最高的生命符号。花鸟相合,更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含蕴极其丰赡的精神性存在。

按照夏承焘先生的说法,自古以来,文人爱以花鸟草虫入画,更爱以之入诗。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四句十六字,写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令人神往。花鸟令人赏心悦目,亦能感发诗兴。早在《诗经》中,就有“关关雎鳩,在河之洲”“桑之未落,其叶若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等比兴之句。屈原作《橘颂》,更为世所传诵。尔后历代吟咏花鸟之诗歌甚多。此等花鸟诗,或描摹形神,或寄寓哲理,或抒情励志,高雅之作,不胜枚举。

屈原有句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渊明有句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追寻诗词中的花卉,当然首先要选择《诗经》。

在很多人眼里,《诗经》乃性灵之书、自然之书、童话之书,更是精神明亮之书。甚至可以说,从古到今,哪怕只有这么薄薄一册,华夏文化也堪称灿烂。后人若能承先民衣钵、循童年心性,文明又何尝堕落至此?扔掉《诗经》,遗弃它的纯真精神,背叛它的诗意逻辑和生存美学,乃悲剧之始。

《诗经》伟大在哪儿呢?两千年前的孔夫子已经看得很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即纯洁、烂漫,即清澈、雅正。作为教书匠,夫子总不忘唠叨,续了串大道理:“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最后,又似乎想起了什么,对小儿说:读诗三百,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经》的确是一部生物学百科全书。陆玑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对《诗经》里的物类作了详解,计草本80种、木本34种、鸟类23种、兽类9种、鱼类10种、虫类18种,共动植物种。而据台湾学者潘富俊统计,《诗经》藏有草木种,比陆玑多出近半百了。

最后,我想对孩子们,也包括曾经是孩子现在还葆有一颗赤子之心的大人们,说一句:多闻草木少识人。

这年头,名人的繁殖速度比细菌还快,大家大都想出名,有的都快急疯了。

草木润性,尘沸乱心。这个信息爆炸和绿色稀疏的年代,即便“少识”,业已识多;即便“多闻”,亦然寡闻。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

前面都讲的是社会,最后一句是讲自然,为此才构成了属于人的世界的全貌或完整性。大自然是人的重要的一翼。如果社会是你的右手,那么自然就是你的左手。你如果不懂得自然的重要,不亲近自然,你的生命可以说失去了一半!孔老夫子曾和学生们讨论人生,几个学生踌躇满志、神采飞扬地阐述自己的社会理想,而最后夫子感慨地说“吾与点!”也就是他赞赏曾点的观点——后天下之乐而会更美的赏读自然!

看大自然的心情比看社会问题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问题好像没法解决,我们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是又不能完全不关心。这时候去接触一下大自然,看看鸟兽草木的生活状态,可以很好地改善心情。

还是先进入《诗经》吧。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然后,我们的诗人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贝真的太多了。

曹植说:南国有佳人,容颜若桃李。

陶潜说: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崔护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黛玉也说: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桃夭是一首新婚时大家祝贺新娘的歌。桃花开得茂盛,颜色又是很鲜艳的红色。新娘那时候不知道是不是穿红衣服,但是肯定会打扮得比平时漂亮。茂盛的桃花,少许青色的果子,繁盛的叶子,组成了很有生气美丽无方的桃树。而新娘,我们祝愿她宜室宜家,能协调好出嫁以后的新生活。

历代诗人有很多写桃花的诗。曹植和崔护的这两句是用桃花来形容美女。不过,桃花还有别的用途。

比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隐藏在这一片非常美丽的桃花林之后的,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红楼梦里有一回宝玉在园子里看《会真记》,遇到落花,就兜了很多落花抖到水里。然后碰到黛玉,黛玉说落花撂在水里不好。又说: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它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这一次的落花也是桃花。后来黛玉写了一首《桃花行》,大家见了称赞这诗好,原来的诗社叫海棠社,出了这首诗以后,大家就说改成桃花社。可见桃花也是个出场率很高的植物。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孔子: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齐宣王:寡人今日听郑卫之音,呕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这一首来自郑风,诗中的子都和子充都是对男子的美称,至于狂且(ju)和狡童,从狂和狡这两个字上,就能猜到不是太好听的叫法。其实这里就是热恋中的人打情骂俏,比较类似今天我们听到恋爱中的人说对方“笨蛋”、“猪头”、“你真二”之类的话。

孔夫子比较重视礼仪,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他对这种热恋中的场景不是很感冒,他说过一句话: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这首诗就是来自郑风。齐宣王直白地说,自己不是很喜欢先王的雅乐,就喜欢这样的世俗音乐。所以我想说:注意孔子话中的“乱”字,我想他叹息的是:很多人喜欢这样的音乐,于是俗乐挤占了雅乐的市场。做教化之用的雅乐得不到更多人欣赏,所以对此耿耿于怀。

这首诗提到了两种树,扶苏和乔松。两种花:荷花和游龙。

扶苏是指什么,有一种说法是桑树。桑树是一种经济树种,桑叶喂蚕,蚕吐丝作茧为丝绸提供原材料。桑椹可以吃,还可以酿酒。

桥松是高大的松树,这里的桥通去掉木字旁,乔家大院的那个乔。以往我们遇到的大多数情况,通假字常常是用简单的字表示复杂的字,这里遇到了一个反例。中学生物我们学过一个词叫顶端优势,有些松树顶端优势不明显,比如油松,长着长着就长成平顶了。学校教学楼门口花坛里一般都喜欢种油松,郁郁葱葱,很配“基业长青”这个词。乔松应该是顶端优势明显的松树。比如雪松,就有高大的感觉。雪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园林树种,据说它的名字来源于雪后,松针上积满雪十分漂亮的景象。有时候雪下得太大了,树枝是有可能被压断的。雪松的树枝很有韧性,雪积得多了,枝条就会被压下来,然后积雪就会抖落一部分,这样可以保护树枝不被压断。

诗中提到了两种花:一是荷花,二是游龙。荷花在中国的分布很广。又是荷花又是莲的,很多人就会问一个问题:荷花与莲有什么区别呢?其实两个名称对应的是一种植物。另外有一种植物叫睡莲,很容易跟荷花搞混。其实从叶子的生长位置和形状就可以看出来。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说过: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所以荷叶一定是有长长的梗子支起来,离开水面的。但是睡莲的叶子,一定是贴近水面的。荷叶在正常情况下是没有缺口的,而睡莲的叶子一定有一个缺口。大家回忆一下植物大战僵尸游戏里面,可以种在泳池中的睡莲,就画出了这个缺口。另外,荷花的颜色主要是洁白和粉红。睡莲的花色就比较多了,白的红的*的蓝的都有。有一首歌叫《蓝莲花》,从题目就可以知道这里不是说的莲花而是说的睡莲。

游龙,也叫红蓼。这种植物主要分布在南方,可以入药。

草木乃是最安静、最富美德的生物,也是肉体最伟大的保姆:献花容以悦目、果茎以充腹、氧气以呼吸、林荫以蔽日,还承接人之垃圾和秽物……没有草木,我们真是一秒也活不成。

不过,颇为尴尬的是,面对妖娆花木,我们很多时候无法叫出对方的名字。

成千上万的她们,我所识者寥寥。爱慕,却不知称呼;惊艳,却无从指认。甚至无法转述她们的美,炫耀我们的眼福。

其实何止于我,翻翻书报,“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懒汉比喻和无知之说,比比皆是。曾见一位母亲,带儿子在园子里玩,童声一连串地问“妈妈这叫什么”,我清楚地听见萱草被说成了马兰、蜀葵被说成了木槿、鸢尾被说成了百合、茑萝被说成了牵牛,其它我也说不出了……末了,年轻的母亲被逼得声音越来越低、嗫嚅不清了。

这真是时代的悲哀啊。现代人熟记的人名多不胜举,尤其演艺明星,所识草木却可怜至极。我们不知不觉中忘记了,草木深深,福佑其中;花果累累,生之有养。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Sassoon——)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Inmethetigersniffetherose.”勉强把它译成中文,便是:“我心里有一头猛虎,在细嗅蔷薇。”

一个人内心的理想和外部的现实,恰如猛虎与蔷薇。我们会爱恋我们内心的蔷薇,也会仰慕心中生气盎然的猛虎。

猛虎细嗅蔷薇,一刚一柔,一生猛一浪漫,是矛盾的,可也是和谐的。

其实,我们也可以把猛虎当作我们内心小小的但又有巨大潜能的种子。这粒种子,也许是梦想,也许是希望;也许是浪漫,也许是刚强。我们有着一个又一个有关未来的美好设想,或者叫希冀,至少在这些设想中有着一片片美好蓝图。在这片蓝图中,那只猛虎慢慢成长,从小虎犊长成百兽之王,拥有了自己的力量和威严。那株蔷薇就像是一切的美好。我们需要的,是努力一些,再勇敢一些,让心中的猛虎强大一些,再强大一些,然后,扬起鼻翼,慢慢嗅出蔷薇独特的芬芳。

亚非交界处有两条很有名的河流,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这两河流域曾经发现了一个八千年前的雕刻,有一个美索不达米亚的女孩子,她看到地上有一朵落花,就把它拣起来,拿到鼻子底下去闻,雕塑家觉得那个动作非常漂亮,就把她刻成一个作品。直到八千年后,它的美丽还在感动着我们。

一个春天的花季,恰恰是那些年轻的生命应该去感觉的,他们应该在那里面得到振动。

佛陀一生没有写过一本书,都是在讲课,下面学生阿难记录“如是我闻”——就是告诉我们“我当时听到现场是这样讲的。”所以《金刚经》、《金光明经》,所有这些都是他讲课的笔记。有一天他不想讲课了,就拿了一朵花给大家看。大家都有点莫名其妙的时候,他的大弟子迦叶却露出了笑容,这就是“拈花微笑”。所以佛就把花给了他,说我一生讲了这么多经,真谛就在这朵花里;你懂得了这朵花,就懂得了生命本身。这就是禅宗的由来。

许许多多古老的文明,作为生命或者美的第一个象征,常常都是花。

拈花微笑,不靠语言、不靠文字来传。成语“心心相印”就是从这段典故中演绎出来的。

按照中国咏花诗词所表现诗境的不同层次,可分为物境、意境、情境、悟境四类:

1.物境:表现感官、感受。白居易《山石榴》:“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写杜鹃花的红艳。宋代章质夫的《水龙吟》:“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写柳花的飘飞。

2.意境:审美对象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含蓄深沉、耐人寻味。陆龟蒙《白莲》:“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3.情境:移情作用,将自身内心情感托之于花卉形象表达出来。采用比兴寄托手段,“兴者托事于物”,以情附物,言在此而意在彼。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金甲。”

4.悟境:托物寄情言志,情景交融,情理双兼。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上述四类咏花诗词,仅物境一类侧重于表现花卉的客观自然现象;意境、情境和悟境三类侧重于表现主观情感,佳作最多,艺术价值更高。当然,在众多的花卉诗词中,物境、意境、情境、悟境是不会分开的,情景交融的情况也很常见。

比如苏东坡的《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形形色色的花卉草木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题材。而花卉在文人的笔下更具风采。这种被融进诗意和故事情节的“人化”、“情化”、“心化”了的花卉,又给人们带来更为丰富更为崇高的美感。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文人学者前来一睹为快。从这层意义上说,以花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还起着“旅游向导”和“广告”的作用。这些骚人墨客在欣赏感慨之余,即兴题赋,继而又产生更多、更动人的文学作品。

比如苏格兰,它的国家旅游协会的标志上就印着苏格兰最伟大的诗人彭斯的诗歌。

中国古代诗人词人最喜欢的花是什么花?是梅花。

古代诗歌中出现最多的梅花意象,具有丰富的蕴涵,包括诗人的思乡怀人之情,早秀却不逢时的怀才不遇之感,对梅花特有的傲霜斗雪之志以及品高心洁之蕴的赞美等。

诗人词家对梅花美的认识不仅局限于梅花外在的花枝色形相貌,更着眼于其整体的气质和品格。无论是赞美梅花秀丽香浓的外在美,还是歌颂梅花的坚贞不屈凌寒傲雪,都与我国古代文人内心清雅超韵的精神传统密不可分。

所谓意象,即物与情意的组合。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即指诗人将一切主观的意识活动寄托在一切具有物理形态的客观存在物上,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辟如梅花,因其不与百花同开,单盛开于寒冬之时,就使其被赋予不畏严寒的精神,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意象。

唐诗中描写梅花或者借梅花抒情的诗就有很多很多,《全唐诗》中,单以梅花为题的有18首,以梅花作为意象来吟咏的有88首,与其他咏物诗相比,数量更为可观,足以看出唐代文人对梅花的喜爱。这种喜爱,显然是与梅花作为审美意象和文人内在的精神蕴涵是密不可分的,宋代以后的诗人词家也有大量的梅花诗词,成为我们文化宝库中最绚丽的存在。梅花意象的蕴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思乡怀人之情

唐诗中有不少抒发思乡怀人情感的诗。在抒发对故土的思念的过程中,诗人往往喜欢寻找一个载体来作为他们抒发感情的切入点。在唐诗中,有不少诗人以家乡随处可见的梅花作为载体,来表达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如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诗中的主人是一位身处异乡的游子,偶遇同乡,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迫切地想知道故乡的现状与变化。对于故乡的众多回忆,作者首先想到的便是那株儿时栽种在窗前的寒梅,不知道此时,它开花了没有?它的花朵还像以前一样茂密吗?由此可见诗人对梅花的感情非同一般。是它见证了作者儿时的童真童趣,见证了自己与父母的舐犊情深,与伙伴的纯真友谊,甚至是与情人的你侬我侬,情真意切。而此时,见到同乡之人,唯有那饱含深情的梅花才能表达自己的无限相思吧。作者借儿时窗前的梅花来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简单,朴实而又真挚。

这种借梅花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在杜甫的诗中尤其常见。杜甫客居夔州、成都等地时,都种植了不少梅树。其诗句:“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梅”即是见证。在成都,他写下了著名的《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杨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苦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言语中饱含浓厚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人的深厚情谊,该诗也因为感情真挚、语言浅显易懂而被推为咏梅诗的上品之作。

开头两句表示作者对友人裴迪和他的诗的推崇,颔联借梅花来表达对友人心心相印的情谊和深深的谢忱,颈联和尾联更是借梅花将作者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将思乡之愁,念友之愁,失忆之愁和感慨时光流逝之愁都寄托在梅花身上,虽然是一种寄托,但恐怕只有梅花才能寄托作者的满腹之愁吧。

在夔州则作《江梅》一诗,描写的是江边荒凉处的一株无主野梅,就像此刻身处他乡孤身一人的自己,有这相似的生活背景,就能更能相互理解,更能寄托情思。

作者借早春时节梅花开放的浓浓春意,来衬托自己的满腹愁绪;再写放眼望去,白梅与白雪相映成茫茫一片,何其壮观;江风吹动江水,泛起阵阵涟漪,使作者联想到故园,是否也春意浓浓,一片生机?故乡的亲人是否也和自己一样急切地盼望春天的到来,盼望故人的归去?而作者远望家乡,想寻求安慰时,奈何故乡却被高耸的巫山挡住了视线,失望、无奈之情涌上心头,便将无限的相思之情都寄托在身世相似的梅花上。这首《江梅》在咏梅诗中也算是别具一格。杜甫关于梅花的诗,都是在自己晚年客居巴蜀,漂泊荆江时期所作。

众所周知,梅花虽然耐寒但大都只能抵抗零下8—14度的低温,因此梅花多生长在气候湿润的江南地区。南朝时期咏梅文学滥觞的自然原因就是南朝统治的江南地区的气候适宜梅树的生长繁衍。晚唐时期的安史之乱,使大批文人因为贬谪或避难而进入南方,因有感于梅花的气节而使咏梅之作渐多,又以梅花自喻,不免生发思乡怀人之情,因此借梅抒情之作逐渐多了起来,杜甫也是如此。

此外亦有杨炯、宋之问、杜审言等著名诗人不乏借梅抒发思乡之作。唐诗中用梅花意象表现怀念亲人及友人的作品也不少,如杨炯的《梅花落》中的诗句:“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梅花几开几落,行人却依旧不归,窗外梅花的香味传来,不禁使作者回忆起以前同亲人赏花的情景,如今梅花依旧,人却不在,感伤之情不禁涌上心头。此外还有刘方平的《梅花落》: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这是一首闺妇思夫诗,少妇亦由新岁梅花盛开而感叹光阴易逝,再想到久去不归的丈夫,更觉伤怀。

(二)怀才不遇之感

古代咏怀诗中,抒发自己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之情的作品十有六七,因此怀才不遇情结也属于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传统之一。

梅花因其早秀而受到世人赞赏,也因为过早的开放而错过最好的观赏时节,正和文人虽满腹才学而得不到重用的情形是一样的,因此,唐代就有很多文人借梅花的早秀而不逢春来比喻自己的满腹才学而得不到重用。如唐代开元贤相张九龄,曾因有此遭遇而写下了托梅言志的《庭咏梅》。

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

朝雪那相妒,阴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

张九龄七岁便能文,但入官后也因为遭受到奸臣的谗言而被罢知*事。细咏此诗,不难发现,诗人高度赞赏梅花早秀清香,来比喻自己的贤德高尚,奈何生不逢时,遭人陷害,几度罢官,言语中饱含无奈与悲愤之感。

晚唐诗人李商隐,其《忆梅》一首,更是寓意颇丰,含蓄耐味。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此诗明显属于托物言志,借梅花的早秀而不逢春,来抒发自己的早慧而不逢时。此处的寒梅最堪恨并不实指寒梅,而指自己可悲的命运。想来自己少年早慧,满腹才学,想为国效力却屡遭排挤,想为家人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都做不到,怎不可恨,可气,可悲?他的《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一诗: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此诗也抒发了相同的志趣。梅花虽然亭亭艳立,但却过早开放,自己虽然满怀报国之志,却奈何没有报国之路,处处遭受排挤诽谤,毫无立足之地。在此诗人表达了对梅花馨香艳丽却无人欣赏的惋惜来表达自己生不逢时的悲痛,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三)傲雪斗霜之志

此有张谓的《早梅》一首: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村路一作:林村)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一树寒梅白诗人将梅错看成雪,突出梅的洁白无暇,新意倍出,趣味盎然。那一树寒梅洁白如玉,显示出凌寒独开的动人风姿,它生长在村头,挨着溪桥旁边,远离尘埃,更显高洁。寒梅因为接近溪水而早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没有完全融化的冬雪呢。张谓一生仕途坦荡,官拜礼部侍郎,但即便如此,作者也以梅的高洁来要求自己,要具有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像寒梅那样,不畏严寒,有自已的见识,有自己的风骨。可见作者受梅影响之深,不言而喻。

另有来鹄的《梅花》:

枝枝倚槛照池冰,粉薄香残恨不胜。

占得早芳何所利,与他霜雪助威棱。

此诗也详细生动地描写了梅花的姿态神韵,即“助霜雪”的精神,也是作者自身条件优异得天独厚傲视群雄的精神写照。

(四)品高心洁之韵

众所周知,梅花以白色居多,也以白梅最受文人喜爱,因为白色象征纯净,洁白,以此比喻文人高洁的品性。数千年来,梅花在我国上至学者,下至百姓的心中,早已人格化了。“它是品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标准,是斗士的象征,更是高洁的象征”。其颜色之白,更是文人高洁品性的蕴涵。梅花寒蕊素色,开放在寒冬之际,与漫天飞舞的白雪形成鲜明的对比。

号称“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作有《横吹曲辞·梅花落》一诗: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此诗更是以梅衬雪,以雪衬梅,把梅与雪的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此处虽没有直接抒写文人的高洁品行,我们从梅与雪交相辉映的纯净场景中依稀可以看到作者如梅般高洁的品性,这正是历代文人志士以梅之高洁喻已品性的原因之一。

另有唐人方干的《胡中丞早梅》:

不独闲花不共时,一株寒艳尚参差。凌晨未喷含霜朵,应候先开亚水枝。芬郁合将兰并茂,凝明应与雪相宜。谢公吟赏愁飘落,可得更拈长笛吹。

此诗更是把梅色之白与雪作了很好的比较。诗中不仅描写梅色之纯,更是衬托诗人对如梅般拥有高洁品性的人格的赞美。

古人对花的认识并不仅限于花卉带给人们的物质层面的利益,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哲学、美学思想意蕴。中国传统儒道释思想都认同人与自然的“一视同仁”、“万物与我为一”、“众生平等”的同源、同类性。在此基础上,古人通过“依类象形”的方式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类同性:花开花谢、草木枯荣所体现出的生命不断流动变化的时间性特征与人类个体生命的必然终结都具有本质意义上的属性,这些有生命力的花木是与动物、人类在本质上相同的自然之物,都是天地孕育出来的,与人类同源、同类的生命体。而有关花卉的文学正是深深的植根于古人对花卉的文化意蕴的体悟中进而开花结果的。

说洛阳诗词如果少了吟咏牡丹的篇章,我想就像炒菜忘记放盐一样了吧。牡丹诗的繁荣,是在唐代开始的。

经过了将近四百年分裂、动乱的痛苦之后,唐代社会出现了一个经济、文化都相当繁荣的社会局面。由于以诗赋取士和诗歌自身传统的影响,使唐诗发展到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各种题材无不在唐诗中得到反映,产生了许多描写自然的作品,尤其是涌现了不少吟咏牡丹的诗篇。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在唐代牡丹就已被推崇到“国花”的地位,以其国色天香赢得唐代人的喜爱。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多首吟咏牡丹的诗歌。这些诗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咏物诗创作。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从牡丹含苞欲放的时候开始,诗人们就开始挥毫动笔,“青苞虽小叶虽疏,贵所高情便有余。”(孙鲂《题未开牡丹》)尽情抒发心中对牡丹的喜爱,描写唐朝社会的风俗习尚,以及各种看花、赏花的情形。“朝日照开携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徐夤《牡丹花二首之二》)就连平时喜爱的诗书,也只好随它与尘埃为伴了。

但是唐代诗人们并没有完全陶醉在牡丹花的美妙之中,他们透过牡丹繁盛的表面现象,敏锐地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社会问题,通过诗歌表达了他们对劳动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这是唐人吟咏牡丹之作中思想性最高的,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诗可作为代表。其诗云: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咏物诗作为一种诗体,可以说源远流长。《诗经?周南》首篇即以“睢鸠”托兴,《楚辞?离骚》抒志于“兰芷”,寄情于“荃蕙”。到了西汉和魏晋六朝,出现了以物命题的诗。当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高峰后,咏物诗也随之丰富起来,蔚为大观。

唐代五十多位吟咏牡丹诗歌的作者,大多属于中唐以后的诗人。他们在唐朝中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势尖锐复杂的形势下,受到新乐府运动的影响,继承了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的咏物诗的优良传统,在创作中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倾向。

唐人吟咏牡丹之作为我们留下了一系列生动而鲜明的形象。咏花讽时之作中的劳动人民形象以白居易《买花》诗中的田舍翁为代表,成为唐代诗人塑形象群中的一个典型,不可磨灭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咏花抒怀之作中的赏花人形象,不因所吟咏的对象都是牡丹花而使这一形象出现雷同化。“看遍花无胜些花,剪去披雪蘸丹砂。”(徐夤《牡丹二首之一》)我们只要透过赏花人的神态,就可以感到这一形象的生动和鲜明。“情愿扛壶入醉乡”(段应式《牛尊师宅看牡丹》)这是具有一种豪放性格的赏花人;“不必繁弦木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吴融《红白牡丹》)这是具有一种内向性格赏花人。有从不同角度来描写赏花人的,“待到天晴花已老,不如携手雨中看。”(窦梁宾《雨中看牡丹》)这是雨中来赏花的;“高低深浅一栏红,把火殷勤绕露丛。”(温庭筠《夜看牡丹》)这是夜里来赏花的,以至到了“只欲栏边安枕席,夜间闲共说相思。”(薛能《牡丹四首之三》)的程度,其形象也就跃然于纸上了。作者把赏花人如醉如痴的神态描写的越充分,那么诗中的这一形象也就越突出。还有描写赏花人的心理变化的,更会使人物的形象神态俱出,惟妙惟肖。

王建有首《题所赁宅牡丹花》诗: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焦。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全诗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赏花人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初开恐是妖”,当在刚租到的宅院里看到盛开的牡丹时,也许是第一次看到吧!引起赏花人一种惊奇、害怕的感觉,甚至担忧是妖异所化,“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艳美的牡丹终于使他陶醉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从而在心中深深地祝愿春风把它留住,烈日不要把它晒焦。但是花开总有花落时,等到花事已去,鲜花飘零,怜惜之心促使他又来收取残花,以作香燃,寄托恋恋不舍之情。一连串的心理刻画十分细腻,人物形象也随之生动起来,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咏花抒怀之作中赏花人的形象,大多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再现,因此我们也就从这些诗作中感触到诗人们思想感情跳动的脉搏,见出唐人吟咏牡丹之作中捕捉形象的能力。

唐人以牡丹为骄傲,宋人也一样。欧阳修的《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就是一阕让洛阳人也跟着为之骄傲的牡丹赞歌。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说起洛阳牡丹,相信在座的很多人,一定会想到那个武则天贬牡丹的故事。

《事物纪原》载:武后诏游上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故洛阳牡丹冠天下。明朝的小说家冯梦龙更把这一故事写得栩栩如生。说武则天于冬日之间,要游上苑,写出四句诏来,道:“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不想武则天原是应运之主。百花不敢违命,一夜发蕊开花。次日驾幸上苑,只见千红万紫,芳菲满目,单有牡丹花有些志气,不肯奉承女主幸臣,要一根叶儿也没有。则天大怒,遂贬于洛阳。故此洛阳牡丹冠于天下。

武则天贬牡丹是否确有其事?诗倒是真有,故事纯属虚构。不过“自唐则天已后,洛阳牡丹始盛。”这是古人公论。

如今,牡丹化开时节,万民同游、同乐,看花丛中那些幸福的赏花人,花景人情,自然社会,美妙地结合在一起。蓦然间,心灵被震撼了。

历史不曾记下无限留恋的回眸,我们却能够透过厚厚的诗篇,仿佛看见牡丹花开的眼中,滑落下的两行清泪……这是一种约定吧,一种千年前就已注定的缘。

面对美丽富贵的牡丹,也许我们会明白很多,流逝的韶华不曾让美人稍显迟暮,沧桑岁月只令风艳更添成熟。她曾辗转于他乡,留下美丽的踪迹,却把根始终深深地留在这里,这片承载她荣辱的大地。

杨柳依依,拂去曾经奢华的记忆,容颜依旧,诉说娓娓道来的魅。绽放所有的美丽,因为,根在这里。

记忆中原,老家河南。这是我们面对河南、面对洛阳由衷的感叹,看这座承载了千年变迁的城市,如今如同牡丹仙子一样美丽,绽放在人们面前——那耸立的大道林荫,那淡紫的满树桐花,那茸茸的绿草坪,那整洁的街道,那热情的洛阳人……

在历史的脚步里,我们要知道,还要努力告诉更多的人,那牡丹仙子一直开放、一直醒着,让一场风华绝艳的盛典,和一座城市传颂了千年……

考察古代诗词与洛阳的关系,我们会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通过这些优美的诗词作品,我们意外的可以获得中国历史上*治、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的象征性和视觉性的直观体验。依据这些作品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出洛阳历史上的都市街景和时代特征,同时还可以想象性的复原它们。

比如,从白居易的诗歌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中唐时期一名中央*府官员的生活圈,管窥白居易眼中的洛阳的都市景观。从李贺的《南园》等作品中,我们则可以把白居易作品中已经有所体现的庭园都市化的洛阳的状况体会的更加清晰明白。而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所反映的都市景观,则离不开当时洛阳的都市社会发展的促发。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重要启示:要想使得一个地方的文化艺术兴旺发达,首先必须使这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一个地方的文化艺术的长足发展,反过来又能够极大地促进总价格地方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无论作为一个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普通知识分子还是作为一位有思想有责任心的*府领导和其他工作人员,都一个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出自己积极的努力,从而为这个地方的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

李少咏

1
查看完整版本: 没有花香的诗,还是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