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人物
1.孙悟空
人物简介
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人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一副钢筋铁骨,占花果山水帘洞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又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怪。他生性桀骜不驯,爱憎分明,敢于挑战天宫的权威,不惮于跟十万天兵天将对阵。又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来,经观音点化,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忠诚不贰,制服了无数的妖魔*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为取经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终成正果,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经典情节
大闹天宫→大闹黑风山→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假合真形擒玉兔
人物评价
正面:①桀骜不驯、敢于反抗压迫。如:大闹天宫。②不怕困难、无所畏惧。如:三调芭蕉扇、计盗紫金铃。③敢作敢当。如:大闹五庄观中,听到镇元子两次拿鞭子要打唐僧便说:“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树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做甚?”“偷果子时,我师父不知,他在殿上与你二童讲话,是我兄弟们做的勾当。”④聪明机智:如: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⑤爱憎分明、正直无私。如:三打白骨精。⑥疾恶如仇、行侠仗义。如:a.在比丘国救了一千多个小孩儿。b.在青龙山降伏犀牛怪,百姓不用再进贡酥合香油。c.在凤仙郡为百姓解决旱灾。
反面:①喜欢“戴高帽”。如:八戒义激美猴王。②好胜心强、喜欢搞恶作剧。如:车迟国斗法。③滥杀。如:诛杀草寇。
2.唐僧
人物简介
俗名姓陈,小名叫作江流,是佛祖二弟子金蝉子转世。他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经典情节
四圣试禅心→尸魔三戏唐三藏→*王夜谒唐三藏→女儿国遇难→玄英洞唐僧供状→唐长老不贪富惠
人物评价
正面:①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如:拒绝了女儿国国王提出的亲事、四圣试禅心、遇到老鼠精时都不为所动;陈家庄、凤仙郡、寇员外的宴酬和斋赠都没有使他停下西行的脚步。②慈悲善良。如:a.把自己的白布小衣给孙悟空穿,挑灯为孙悟空缝制虎皮裙。b.在乌鸡国宝林寺遇国王的*魂后让悟空、八戒前去搭救。c.在凤仙郡让悟空帮忙求雨。
反面:①易信谗言、好坏不分。如:三打白骨精。②迂腐。如:在万寿山五庄观不敢吃人参果。③胆小怕事。如:a.在蛇盘山,白马被小白龙吞下,他痛哭流涕,不知所措。b.宝林寺住持不让师徒几人住宿,唐僧忍着眼泪走出来。
3.猪八戒
人物简介
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错投猪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样子。在高老庄被孙悟空收服,成为唐僧的弟子,与孙悟空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经典情节
高老庄招亲→大战流沙河→四圣试禅心→义激美猴王→助力破魔王
人物评价
虽然他有很多缺点,如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爱占小便宜,说谎,贪恋女色,一遇到困难就嚷嚷着散伙等。但他也不失忠勇和善良,在与妖魔斗争时,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而且能干脏活累活,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憨厚淳朴,能知错就改,是一个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4.沙僧
人物简介
本是天宫玉帝的卷帘大将,因打碎玻璃盏触犯天条,被贬下凡间。他武艺高强,不畏强敌,经南海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与孙悟空、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经典情节
打碎玻璃盏→木叉奉法收悟净→真沙僧怒打假悟净→小雷音寺遇难
人物评价
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忠心不贰
二、主要章回情节
第三至七回:大闹天宮
龙宫借宝→强销生死簿→受封弼马温→闯祸蟠桃园→炼丹炉被烧→受困五行山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山中七十二洞妖王纷纷拜悟空为尊。悟空向东海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随后,他又在幽冥界强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旨收服妖猴。太白金星建议招安,玉帝便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第一次招安)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在天宫,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在得知此官为小官后,悟空怒回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率兵擒拿悟空但被悟空打败。太白金星再次招安悟空,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第二次招安)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悟空奉命管理蟠桃园,却偷吃园中大桃。王母娘娘设“蟠桃盛会”,命仙女摘桃,悟空从仙女处得知自己未受到邀请,便赴瑶池喝光仙酒,又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悟空逃回花果山,托塔李天王率天兵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南海观音派徒弟木叉协助李天王,木叉战败而归。观音又荐二郎神。二郎神与悟空大战,太上老君在天观战,丢下金刚琢,击中悟空。众神押悟空回天界,玉帝传旨将悟空押赴斩妖台处死。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刀砍斧剁等都伤不了悟空。太上老君将悟空置入炼丹炉烧炼,七七四十九天后,悟空炼成火眼金睛逃出,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孙悟空一路筋斗云,却跳不出佛掌。如来将五指化为五行山压住悟空,并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
第十四至二十三回:玄奘初遇磨难,途中收徒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在两界山(五行山),玄奘解救了孙悟空,悟空拜玄奘为师。师徒在途中遇到六个强盗,悟空将他们打死,玄奘责怪悟空,悟空负气离开(悟空第一次离开取经队伍)。观音菩萨变作老母将紧箍咒授予玄奘。悟空听从菩萨劝说回到玄奘身边,戴上紧箍,保护玄奘取经。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师徒二人行至蛇盘山鹰愁涧,一条龙蹿出水来将白马吞入肚中。玄奘由菩萨派来的神仙保护,悟空独自与小白龙打斗,小白龙不敌躲藏了起来。后观音菩萨前来收服小白龙,并将其变作白马,驮玄奘西去取经。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悟空与玄奘来到高老庄,得知高太公的女儿高翠兰被妖怪强占。悟空救出被困在后院的高翠兰,自己变作高翠兰与妖怪周旋,套出了妖怪乃是云栈洞猪刚鬣。悟空现出真身,猪刚鬣慌忙逃走。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悟空与猪刚鬣在福陵山激战,猪刚鬣败退云栈洞。悟空到云栈洞叫阵,偶然提起取经一事,猪刚鬣告知自己受菩萨点化等候取经之人。悟空捆了他带到玄奘面前,玄奘收他为徒,起别名猪八戒。师徒三人在浮屠山遇到乌巢禅师,玄奘得授《多心经》。
第二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师徒三人过了*风岭,来到流沙河。流沙河中的妖怪蹿出水面欲劫唐僧,被悟空拦住,钻回水中。八戒与之在水中大战三次,不分胜负。悟空前往菩萨处求助,菩萨派木叉同悟空前去收服妖怪。唐僧得知因果后收妖怪为徒,起别称沙和尚。
第二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黎山老母和观音、普贤、文殊三位菩萨下凡变作富家遗孀与千金小姐,以招婿试探师徒四人道心。唐僧、悟空、沙僧三人不为所动,唯独八戒心意动摇,欲结亲,撞天婚不得结果后,又试穿三个女儿亲制的珍珠汗衫,并约定:穿得下谁的,就可以娶谁。八戒刚穿上其中一件,就被紧紧捆住,被吊在树林里一夜。第二天被悟空等救下。
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
妖精欲抓唐僧→一变农妇→二变老妇→三变老翁→孙悟空被逐
第二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起因
白骨精欲吃唐僧肉
经过
一变美貌农妇,被悟空一眼识破,抡棒就打,白骨精留下一具假尸首,化风逃走。唐僧要赶悟空离开,悟空讨饶。
二变老妇,假装寻女,又被悟空识破打死。八戒又进谗言,唐僧再逐悟空。
三变老翁,寻找妻女,再被悟空识破,定住元神一棍打死,妖怪现出白骨夫人原形。
结果
唐僧受八戒挑拨,认为悟空滥杀无辜,逐走悟空。(悟空第二次离开取经队伍)
第三十二至三十五回:平顶山历险
银角巡山→计捉唐僧→悟空巧计降妖→太上老君施救→二童子归位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师徒四人西行至一高山,日值功曹变成樵夫告知师徒山中有妖魔。悟空让八戒去巡山,自己变作虫子贴在他耳后。八戒偷懒睡觉,编谎去骗唐僧,被悟空戳穿。八戒又去巡山,却被持画像巡山的银角大王认出并捉住。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金角大王让银角大王再去巡山。银角大王变作道士喊救命,谎称徒弟被虎衔去,并要悟空背他。银角大王移来三座大山压住悟空,将唐僧沙僧捉去。金角、银角令两个小妖拿紫金红葫芦和羊脂玉净瓶去装悟空。悟空逃出后变作老道人哄骗两个小妖,拿能装天的大葫芦来换小妖手中的宝物。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小妖去请妖怪的老母亲带幌金绳来。悟空将老妖怪打死,拿了幌金绳,变作狐狸老妖来到莲花洞,被吊着的八戒识破。悟空抛出幌金绳将银角大王捆住,银角大王念咒反用绳捆住悟空。悟空用计脱身,变成小妖偷走幌金绳,并化名者行孙叫战,被装进紫金红葫芦。悟空骗妖怪打开葫芦后逃出,变成小妖,并用毫毛变成一个假葫芦,偷出了真葫芦。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悟空化名行者孙叫战,银角大王被悟空装入紫金红葫芦。金角大王与悟空大战,悟空用毫毛变一假身,真身进入莲花洞拿着瓶子离开。悟空趁金角大王睡觉时偷芭蕉扇,金角大王惊醒,二人大战,金角大王不敌投奔压龙洞。悟空救出唐僧三人后与金角大王再战,将其装入玉净瓶。太上老君来临,告知悟空原委,携两位变作妖怪的童子归天。
第四十至四十二回:智取红孩儿
红孩儿计捉唐僧→大战红孩儿→龙王相助→悟空受伤→观音收服红孩儿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圣婴大王红孩儿欲吃唐僧,两次变作小童吊在树上呼救,最终骗得唐僧垂怜,悟空不得已背小童行走。红孩儿施法压住悟空,纵风将唐僧摄走。悟空得知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欲借与牛魔王是结拜兄弟的关系向他讨还师父。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悟空向红孩儿言明其与牛魔王关系,让红孩儿放了唐僧,未果。红孩儿与悟空、八戒打斗不敌,喷出三昧真火烧退二人。悟空请四海龙王降雨克制三昧真火,不料火势更旺,悟空身受重伤。八戒去搬救兵,被红孩儿假扮的观音菩萨骗入火云洞捉住。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悟空变作牛魔王被红孩儿识破,又前去请观音菩萨相助,观音菩萨将三十六把天罡刀变成莲台,前往收妖。观音菩萨让悟空引红孩儿过来,红孩儿中计前来,观音菩萨故意丢下莲台逃走,红孩儿坐上莲台,被钉在天罡刀上无法动弹,只好向观音菩萨求饶,最终被收为善财童子。
第四十四至四十六回:车迟国斗法
车迟国敬道灭僧→三清观戏耍妖道→僧道斗法(比高台坐禅、隔板猜物、砍头、剖腹剜心、下油锅)→妖道败亡→国王醒悟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师徒四人行至车迟国,悟空发现车迟国敬道灭僧,放走做苦工的众僧。师徒四人借宿智渊寺,夜里,悟空与八戒、沙僧来到三清观鼓风吹散道士之会,藏起正殿三清塑像,变为三清模样大吃供品,被一个小道士禀告给了三个妖怪道士。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三个妖怪道士进入正殿查看,误将悟空三人当作降临的三清,悟空等戏耍道士后留名离开。师徒倒换关文时,国王听信三个道士的谗言,让悟空等与道士赌胜求雨。虎力大仙先登坛弄法,召来风、云、雾诸神和四海龙王,被悟空施法阻拦,无雨降下。唐僧登坛,在悟空的帮助下风雷大作,暴雨倾盆。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虎力大仙与唐僧在高台比坐禅,鹿力大仙变出臭虫咬唐僧,悟空将虫驱走后变成蜈蚣叮咬虎力大仙,使他跌下高台落败。鹿力大仙要比隔板猜物,悟空使计令唐僧获胜。虎力大仙要比砍头时,悟空变出*狗把头叼走,虎力大仙死亡。鹿力大仙要比剖腹剜心,在剖腹时被悟空变出的饿鹰叼走五脏心肝,现出原形死亡。羊力大仙要比下滚油锅洗澡,用冷龙把油变冷,悟空让龙王捉走冷龙,羊力大仙被烫死。国王恭送唐僧师徒出城。
第五十六至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
悟空杀盗被逐→假悟空趁机作乱→沙僧求助观音→难辨真假猴王→如来指点迷津→假悟空被打死
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悟空打死两个将唐僧吊在树上的强盗头子。师徒四人投宿的老者家中一子也是强盗,强盗欲谋财害命。老者报信,唐僧师徒离开,追来的强盗被悟空打杀,唐僧念起紧箍咒并赶走了悟空。(悟空第三次离开取经队伍)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悟空告饶不成,便到观音菩萨处诉苦。唐僧三人继续赶路,沙僧去寻找水的八戒时,假悟空趁机打倒唐僧,抢走包袱。沙僧到花果山讨要包袱,假悟空声称自己将去西天取经。沙僧向观音求救时得知是假悟空抢走包袱。
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与沙僧一同来到花果山的真悟空与假悟空打斗起来,沙僧难辨真假,观音菩萨、照妖镜、唐僧都难以分辨。幽冥界谛听兽让真假猴王去如来佛祖处,如来用金钵盂将六耳猕猴扮作的假悟空罩住,悟空将其打死。悟空回到了取经团队。
第五十九至六十一回:三调芭蕉扇
火焰山遇阻→一调芭蕉扇→二调芭蕉扇→三调芭蕉扇→火焰山熄火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悟空因师徒四人受阻火焰山,前去铁扇仙处借芭蕉扇。铁扇仙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之事心生怨恨,用芭蕉扇将悟空扇走。悟空得到定风丹后再去借扇,罗刹女不敌慌忙回洞。悟空变成虫子趁罗刹女饮茶时进入其腹内翻腾,借到假扇子,火扇不熄反而更盛。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悟空寻找到入赘于玉面公主家的牛魔王。牛魔王与悟空打斗,不分胜负。牛魔王罢战赴宴,悟空骑走其辟水金睛兽,变作牛魔王哄骗铁扇公主交出扇子。牛魔王得知后追赶夺走扇子的悟空。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破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牛魔王变成八戒将扇子夺回,悟空与牛魔王激战,八戒赶来助战。天上众神与如来处的金刚助悟空降伏牛魔王。悟空扇灭火焰山的火,将芭蕉扇归还罗刹女,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第六十二至六十三回:祭赛国除妖
祭赛国扫塔→寻找被偷佛宝→碧波潭擒妖→寻回佛宝
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祭赛国金光寺塔上佛宝被偷,寺中和尚蒙受冤屈。唐僧因有誓愿,晚间与悟空去扫塔,悟空从捉住的两个巡塔小妖处得知偷宝之贼乃万圣龙王与其女婿九头驸马。国王得知实情,免金光寺和尚之罪。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官
群圣除邪获宝贝
悟空与八戒到碧波潭擒妖。悟空与九头怪打斗,八戒被擒。被悟空救脱的八戒大闹龙宫,悟空打死万圣龙王。悟空请狩猎经过此地的二郎神帮助降妖。九头怪被哮天犬咬下一个头后逃走,悟空拿回佛宝。金光寺改名为“伏龙寺”。
第九十八至一百回:取经功成
凌云渡脱凡胎→尊者传无字经→燃灯古佛相助→师徒得授真经→八十一难圆满→长安传道→重返灵山得正果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唐僧脱去肉体凡胎后来到雷音寺面见如来,如来命阿傩、伽叶二尊者传与唐僧经书,二尊者讨要人事未得,将无字经书传与唐僧。唐僧师徒返途中因经书被狂风吹散,始知经书无字,于是返回换经。唐僧将紫金钵盂送给二尊者,尊者这才将五千零四十八卷经书传给唐僧。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唐僧师徒因还少一难,落在通天河处。驮唐僧师徒渡河的老鼋因唐僧未能守约,怒而将四人甩进河中。师徒四人登上河岸,又遇阴魔弄一阵狂风夺经,四人奋力护经。天气转好,唐僧师徒四人回到陈家庄后趁深夜离开。
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师徒四人回到长安,太宗以礼迎接。唐僧师徒回到灵山,如来加升唐僧为旃檀功德佛,悟空为斗战胜佛,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马为八部天龙马。唐僧师徒俱得正果。
三、练习题(一)填空题。1.那(人物名)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煽起煅炼。原来那炉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他即将身钻在“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烧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___________”。文中处应填_______,大圣被八卦炉煅炼的眼睛唤作“___________”。2.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hàn)天炽地。B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我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A指(填人名),B指(填人名)。3.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又软款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师傅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行者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文段中的“行者”因为带领群猴找到安身立命的处所,被群猴尊为__________,拜师学艺时师傅给他取名___________,被玉帝招安后封了个__________,最后因为去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__________。(二)问答题。1.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语段中“这场祸”指的是什么?大圣惊动玉帝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2.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选自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唐僧因何事写下“贬书”?后来悟空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3.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老娘一剑”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哪一个情节?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罗刹说的“夺子之仇”是指什么?4.沙僧果起在半空道:“二位住了手,我同你到师父面前辨个真假去。”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沙僧搀住一个,叫道:“二哥,你也搀住一个。”果然搀住,落下云头,径至草舍门外。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二人一齐叫苦道:“我们这等苦斗,你还咒我怎的?莫念,莫念!”那长老本心慈善,遂住了口不念,却也不认得真假。真美猴王与假美猴王难以分辨,唐僧即使念《紧箍儿咒》进行辨认,也不认得真假,那最后怎样才能辨出真假呢?请结合原著作答。5.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三藏上岸,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话,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三藏响允道:“我问,我问。”那老鼋才淬入水中去了。上文描写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经历。后来,取经归途中他们重逢,老鼋驮着唐僧一行快到通天河东岸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请你简要概述。练习题参考答案:(一)1.太上老君;火眼金睛2.A.红孩儿B.猪八戒3.美猴王;悟空;弼马温;斗战胜佛(二)1.第一问:因蟠桃会没被邀请,孙悟空变成赤脚大仙的模样,到瑶池偷吃仙品、仙酒,还误入老君宫阙,偷吃金丹。第二问:玉帝彻底被激怒,派十万天兵前去捉拿孙大圣。天庭无人能降服孙大圣,玉帝又请来了西天如来佛祖,孙大圣和如来打赌斗法,结果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2.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责怪悟空滥杀无辜。唐僧有难,被*袍怪变成老虎,八戒采用激将法请孙悟空,加之悟空心中挂念师父,就回到了唐僧身边。3.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罗刹的丈夫牛魔王曾经与孙悟空结拜过兄弟,所以称她为“嫂嫂”。她的儿子圣婴大王红孩儿,曾与孙悟空几次交战,后来被观音菩萨降服,收为善财童子,所以称“夺子之仇”。4.最后到雷音寺如来佛处,佛祖说出真相,六耳猕猴精最终现出原形,后被孙悟空打死。5.老鼋把师徒四人以及宝马经书一同沉入河中。因为唐僧忘记曾经对老鼋的承诺,没有替它问佛祖,于是老鼋生气报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