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尧都区*协文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尧都文史》第22、23辑已经出版。
本辑征集的内容是尧都区的一些古村落。它覆盖面大,河东、河西、山区、平川,乡镇村堡,方方面面,应有尽有。这些古村落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社会画面,有烂漫的田野、古老的房屋、庙宇和祠堂,颇有趣味的民俗风情,还有说不完的古老故事,令人心醉神往,爱不释手。
我们临汾是帝尧之都、中国之源,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尧都区的历史文化不仅藏在大大小小博物馆里,更多的藏在民间,藏在*土厚地中,藏在三晋百姓生生不息的血脉里,这里不仅蕴积着*土,更蕴积着深厚的华夏文明。即日起,本平台将陆续对此书的内容进行发布,旨在更好地宣传尧都、宣传临汾,同时在此感谢所有为出版此书做出努力与贡献的作者及文史工作人员!
本平台将从中选出部分内容陆续发布!敬请期待~
往期精彩链接
之尧庙景区尧庙村
之屯里镇西芦村
之麻纸的故乡贾得乡小程村
之古白马城乔李村
之尧庙镇伊村
之段店乡西孔郭村
之段店乡九洲堡村
之梨花山下小苏村
之尧庙镇大韩村
我的老家就是这个村——卫青故里-青城村(尧都古村落专辑之二)
之尧都“小西藏”土门镇二驹村
之金殿镇城居村
我的老家就是这个村——河东古镇-官雀
之金殿镇金殿村
之唐代古村——封侯村
之卧虎山下大翟村
之革命老区东下庄村
之枕头乡枕头村
之西山脚下西郭村
之一平垣乡一平垣村
之魏村
之魏村镇羊舍村
之银杏荫庇桑湾村
之孙复故里东宜村
之金殿镇苏村
之土门镇李仵村
之金殿镇伍级村
之金殿镇录井村
之土门镇柴里村
明代晋王与晋王坟村彭亚鸣山西临汾,史称“尧都平阳”,地处*河中游,在古平阳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文化。尤其是散布在平阳大地上的古村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晋王坟村展现出的就是依山就势、依陵而建的明清风格的古村落,古道、王陵、宅院、石碾、寺庙、山峦相融在一起,犹如一幅古韵幽幽的山水画。晋王坟村这座特色鲜明的名胜古村落积淀了婉约与动人的故事和传说。
因王陵形成的明清古村落
驱车出平阳古城,沿着土门镇方向,经锣鼓大桥向市区西北行约15公里,再过九龙山庄,便到了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晋王坟村。进村后,沿着整个村落的中轴线,在西面顶端的山脚下,可见一座高高隆起的封土丘,土丘前面有一座古香古色、高大巍峨的献殿。这里便是《平阳府志》和《临汾县志》中记载的“头枕山,脚登川”的明代晋定王陵。只是历经历史的风雨洗刷,这座昔日的明代亲王陵早已失去了往昔的金碧辉煌,留下的只是一片荒凉,晋王坟村也由此而得名。晋王坟村是一座明清以来逐渐形成的古村落,整个村落位于吕梁余脉的九峰山下,村人俗称九龙山。村庄依山而建,景致优美。尤其是吕梁山脉,这条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宛如一条脊梁,给晋王坟村带来的是山清水秀,层峦叠嶂。在村落后面的大山里,至今还保留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到了秋天,牛羊满山坡,地里红红的高粱吐穗了,成片柿树林挂满了*澄澄的果实,令人流连忘返。
据史料记载,大明王朝立国之初的洪武元年(),这里并没有村落,只是一片原始的*土高坡。直到宣德十年(),晋定王的陵冢选定在这片*土高坡之上,修建了规模庞大的陵园建筑群,平阳王府、晋王府派驻了守陵的官员、*士、杂役和朱氏家族守陵的人士,才形成聚落。又经过了近年,到了明代后期,这里才真正形成了村落。晋王坟村究竟安葬的是明代哪一位亲王呢?据《临汾县志》记载,这里的陵寝安葬的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晋王朱棡之子朱济熺,也是朱元璋的第二个孙子。朱济熺系第二代晋王。洪武三十一年(),第一代晋王朱棡死后,朱济熺袭封晋王,永乐十三年()废,宣德十年()亡,朱济熺春秋61岁,谥曰“定”,史称晋定王。晋定王朱济熺的世子朱美圭永乐二十一年()封平阳王,宣德十年袭封晋王。晋王的产生主要是源于明朝初年的分封制。明朝时期,手工业和经济空前发展。明朝历经年,共有十六位皇帝在位,尤其是朱元璋崛起于乱世,受尽磨难,最终成为一代开国君主,在文治武功方面建立了不朽功业。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有着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从农民、牧童、和尚到义*首领,再到开国君主,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传奇人生。同情劳苦大众,勤*节俭,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但另一方面,为了巩固皇权,实行苛刻的刑罚,设立锦衣卫等类似特务机构的组织,也给明朝统治蒙上了阴影。年正月,朱元璋登上皇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朱元璋称帝建国之后,面临一大问题。就是如何维持朱家王朝的长久统治。总结宋朝和元朝的灭亡原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方面立郡县,设官分治,集大权于皇朝;另一方面又建藩国大封子弟,以精兵,使其拱卫皇家,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封藩制度,成为被明王朝历代帝王遵从不变的金科玉律。明朝疆土辽阔,分封亲王就把最放心的儿子们放到最关键的岗位上来保卫朱家天下。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分二批,先后分封了24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这些人被称作藩王。在众多的藩王中,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棡的封地战略位置最为重要,再加上他们性格好勇斗狠,对带兵打仗情有独钟,也深得明太祖朱元璋信任,所以势力最大,他俩每个人都拥有10万*队。诸王在其封地可建立王府、设置官属。亲王的冕服、车旗仅下皇帝一等,公侯大臣都要俯首拜谒。诸王有统兵和指挥*队之权,但绝不能干预地方民*、税收、法律。王府之外,便归朝廷所任命的各级官吏管理。朱元璋是个布衣皇帝,为自己的儿孙想得很周到,但是随着藩王势力的扩大,自己寄予厚望的皇太孙在即位的那一天,便陷入了危机,掉入了“狼群”之中,就连第二代晋王朱济熺也一样掉入诸王之争的泥潭,深受其害,坎坷一生,最终安葬在临汾西北九峰山下的陵墓之中。从晋王坟古村落的起源和形成过程来考证,它是先有王陵,后有守陵人和移民迁入,再后逐步形成村落。《史记·五帝本纪》中说:“一年所居成聚。”这表明了“聚”是定居的标志。《汉书·沟洫志》中说:“或久无害,稍筑宅室,遂成村落。”这就告诉我们古代村落形成的过程。几亩薄田,几处依山而建的房舍及人家,便成了村落。这里没有太多的规矩,而是因地制宜,组合自然来安排家园。那么,晋王坟村地处第二代晋王的陵园,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纳山川之精华,借王陵之名气,经历几百年风雨,逐步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名胜古村落。整个古村钟灵毓秀,典雅古朴,散发着醉人的魅力,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是一处典型的传统文化生态聚落,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晋王坟村落的布局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与其它古村落不同。在布局上体现了一种“师法自然,择势而居”的原则。整个村落是以王陵的神道为中心轴线,左右对称,因地制宜,根据自然环境,来展开布局与建筑的。这些以中国北方*土高原明清民居为特色的院落、房屋与村中的寺庙、戏台等公用建筑完全融入陵园之中,浑然一体,自然和谐。当人们沿着王陵的神道进入村落,探寻王陵与先民的生活痕迹和环境时,一下子便陷入了古老的苍凉之中,因为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古村落:卵石铺地,块石垒墙。村外有牌楼,牌楼匾额上刻的是“天朗气清”几个苍劲古朴的大字。整个古村落坐西朝东,建有高大壮观的门楼,分为大门、二门,寨墙高筑,四面有一色青石垒成的村墙。古村落面积有余亩。进入村落的大门楼以后,有一条东西方向与神道相连的主干道,当地百几百年来叫它“引道”,穿过二门直通晋王陵的献殿、庙院。另外,沿着高大的村墙,还有两条先为南北方向,然后又转向东西方向的街道,为村中三条主要通道,分别通向村西。同时,村中还有南北对称的各两条小胡同,连接村中的院落,这几条青石铺成的街巷、胡同,构成了村落的道路骨架。村中民居大都是四合院、三合院和窑洞院落。各院落分别设有正房、客房、客厅、偏房、过厅、门房、马厩等。院落门前与巷道相连,相互之间,道路相通。四合院是中国北方传统的住宅建筑,一般为一进院,也可以是二进、三进院。窑洞则是西北*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在晋王坟村一般为独立式窑洞。这种独立式窑洞是各类窑洞中相对高级的一种形式,既有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又有砖瓦房坚固、干净的优点。因为它实际上是一种在地面上砌筑的类似普通砖瓦平房的房子,前面是拱券门,并带有前檐廊,窑脸也是极富装饰和雕刻的木门窗,有些则起了二层楼房。富裕人家则将窑洞与一般住宅相结合,用院落合围,又形成了一种四面有房的窑洞式四合院落。这种内院式的住宅和布局方式十分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家族中男、女、长、幼,尊卑地位有别,房间分配的区别也十分明显,而且四周都是实墙,可以有效隔绝外界干扰。村中院落的朝向,为了采光方便,一般坐北朝南,但也有受周围环境的局限和影响,有些人家对院落朝向进行调整和重新布局,灵活进行组合。民宅的院门多为如意门。如意门的特点是在前檐下面砌了一道砖墙,门洞开在这堵墙上,门上各类装饰比较讲究,门楣上有图案复杂的砖雕,美不胜收。民宅院落中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集砖雕、石雕、木雕为一体。垂花门、檐廊、隔扇等雕刻精细,仅窗棂图案和门额牌匾就有上百种,“康而寿”“五福临门”“耕读传家”“清白家风”等题额,字迹浑厚,刚劲有力,处处散发着封建社会耕读世家的品位。从民宅的装饰风格观察,大多体现了明代简洁粗拙、质朴务实的特点。村中民居的布局大致分为四个组团。首先是村落中部的南北两个组团,分别是南苑组团和北苑组团。南苑组团这里为张氏、蒋氏家族的院落群;北苑组团,主要为彭氏、洪氏家族的院落群。其次是神道西端二门两侧的张氏、彭氏、郭氏、蒋氏家族院落组团。再次是神道东端两侧的杨氏、张氏、吉氏、强氏、王氏等家族的院落组团。这四大居民组团构成古村落的民宅布局结构,据村中历代相传和碑文记载,最初到达晋王坟的氏有张、彭、洪、杨氏家族等七大氏。据彭氏家谱考证,在晋王坟村已经生活了二十代。应为明代末期迁入。晋王坟村是因晋王陵而形成的古村落,在守陵人、护陵人的移民中,首先应该有朱氏家族的后裔。那么,大明朝皇族朱氏的后人呢?民间有三种传说。一是说朱氏一族明朝末年移到了土门镇的东羊村和吴村镇的东郭等其它村落;第二种说法是移民到平阳府城和周边县区;第三种说法是朱氏后裔有些没有离开晋王坟和平阳,而是改为张。这是因明末兵乱,李自成率领农民*袭扰平阳、太原、大肆屠杀朱姓造成的。明朝灭亡后,朱氏皇族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清*入关后,满清贵族建立了清王朝。清王朝采取了一种怀柔*策。对于明宗室不作抵抗者,给予优礼。”对明朝旧臣也择人而任。并采取安抚、奖励等办法,才使得明宗室后裔结束逃亡生活。明代晋王朱氏后裔是否改为张,临汾市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在文化调研和古村落研究中终于得到了证实。明代晋王这一支的确是在明朝灭亡后,改为了张姓。他们在明代灭亡以后,从太原来到临汾,“大隐隐于市”,现在已繁衍到了20代。他们每隔几年,还要来到晋王坟村上坟祭祖。据《山西通志》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树立并维护朱家的宗法统治,实行封王建藩的*治制度。他的26个儿子,除懿文太子朱标和皇子朱楠早亡外,其余24个都封王,封到山西的有晋王、代王、沈王共3个亲王。朱元璋又考虑儿子、孙子繁衍众多,命名上怕有重复,于是便给东宫太子和亲王世系各拟了20个字,一字为一世,这样便解决了取名不重复、世系不混乱的问题。子孙初生,宗人府便根据世次立名,名字的两个字上一个字按20个字的顺序排,下一个字则取五行为偏旁,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晋王府的20个字为:“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威景慕,达学继前修。”第二代晋王朱济熺便是按“济”字辈起名,第二字则是以火为偏旁,取字“熺”,定名。晋王府从第一代晋王朱棡,第二代晋王朱济熺传到了十世末代晋王朱求桂,明朝就终结了。晋王府也没落了。但是朱氏家族的后代仍然一代一代地繁衍下来,只是由皇族变成了平民,过上了普通百姓的日子。据临汾的朱氏后裔说,李自成农民*攻下临汾后,杀了平阳西河王。攻下太原后俘获了末代晋王,并掠到北京,然后杀害。晋王的族人感到明朝灭亡,大势已去,太原已不能居住,便隐姓埋名,改为张姓,来到临汾隐居。晋王后裔在临汾的朱先生告诉我们说:“他们的祖上之所以隐居临汾,是因为第二代晋王朱济熺就安葬在平阳。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朱先生还告诉我们说:“在家谱上是‘前’字辈,为十九代,他的儿子是‘修’字辈,为晋王家族的二十代,他和儿子都是按晋王府亲王世系的二十个字的顺序取的名字。”经了解,解放初期,在贡院街和鼓楼东大街及临汾关帝庙后面一带,均有朱氏家族的宅院。临汾市区至今留存的朝殿巷就是明代藩王在平阳举行重大典礼仪式的地方,明代以后,被称作朝殿巷。村中颇具规模的明代亲王陵从古村落类型上划分,有山水古村、要塞古村、名胜古村等村落。晋王坟当属名胜古村一类,因为它是依托王陵而发展成的古村落。在那残垣犹存的历史遗迹间,每一处古迹都深深印证着古村落的沧桑。晋王陵位于晋王坟古村落的中央位置,在村落中轴线的顶端耸立着一座蔚为壮观的陵墓。陵墓虽然已破败不堪,但仍然隐隐约约地透露出一种昔日明代亲王的无以伦比的荣耀。中轴线往东下行,依次布满了众多的地表建筑,这些非常宏伟的陵墓地表建筑可分为祭祀建筑和陵区建筑。祭祀区内有献殿、庙院、居室等仿宫殿式建筑,陵园区内有神道、大门楼、牌坊,还有采用城郭建筑方法,修建的周长约米的村墙或者叫寨墙,墙高3米,全部用青石垒成,内衬夯土,非常坚实,显示出明代帝王之家曾在这里“立献殿,造园邑,通神道”大兴土木,建造了占地多亩的规模庞大的皇家陵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经过文物普查,年5月,临汾县人民委员会,将晋王坟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并在陵区竖立一块石碑,上刻文字:文物古迹保护标志晋王坟这个墓葬是明代晋定王坟墓,周围有六万六千平方尺,有石人、石马、庙宇等,如在这里兴工动土,需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临汾县人民委员会公元一九六零年五月五日晋王坟村有一条用青石铺成的古道。踏着布满青石的石板路向西缓缓而行二里许,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巍峨耸立、气势磅礴的建筑——魁星楼。这是一座建在陵区外、明清风格的阁楼,位于陵区和古村落的东南方向。民间传说,这是根据陵区一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状况用来补风水地脉的建筑物。魁星楼高达20米以上,为三层阁楼,巨额牌匾挂在二层、三层阁楼上,基座一层为方型砖石结构,四周边长均在10米以上,基座下面有四面高约5米,宽约4米的砖券窑洞式通道,清风徐来,四面通风,可供人乘凉、避雨。二层为六角形砖砌阁楼,塑有魁星彩绘神像,魁星如同古代戏台上的将*,黑红脸庞,一手执笔,一手持墨斗,勇猛威武,又似钟馗再现。顺着楼梯可登上三层阁楼,上有伸出的楼檐,飞檐斗栱,四角高翘,五彩琉璃脊首,光彩夺目。当人们站在楼上向东眺望,蓝天白云,山村水郭,汾河似一条玉带,银光闪闪,平阳古城的亭台楼阁尽收眼底;向西揽望,吕梁山脉一片葱绿,远山近树,峰峦叠翠,景色幽美。穿越魁星楼向北行走1里许,是一座建筑风格别致的佛教殿堂——菩萨楼。菩萨楼上面为菩萨殿堂,下面为过街涵洞,可为行人遮风挡雨。在菩萨楼的两侧各有一眼水井,相传整座楼阁就像一个龙头,楼下基座上的过街幽洞,就像龙的咽喉,上面的佛堂小庙就是龙的鼻梁。而两侧的深井就是龙的眼睛。楼外为南北过路,过路东侧有一座砌筑的砖雕影壁。影壁雕工精巧,形象生动,高约3米,宽4米。据村中花甲老人介绍说,此影壁不是明代建筑,而是清代建筑。原因是明代灭亡以后,汾河东岸正对晋王坟村的西芦曲村认为菩萨楼的门洞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直对着西芦曲村,为讲风水,避凶化吉,由西芦曲村出资,自聘工匠,建起影壁遮掩菩萨楼门洞。菩萨楼为明代二层建筑,东西长方型基座,青砖砌筑,基座高4米,宽10米。下方的过街涵洞,长约20米,高约2.5米,宽约2.3米。二层上建一座硬山式佛堂,上面悬挂着“慈航普渡”的镏金牌匾。殿内塑观音菩萨彩像,亦有精美壁画。二层佛堂中的菩萨,端坐在莲花台上,相貌端庄慈祥,一手拿净瓶,一手持杨柳,显示出无量的智慧与神通。在陵前面建菩萨楼,这里是独一无二的。这可能与第二代晋王朱济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第二代晋王遭到其弟弟的诬陷,被明成祖朱棣削去了爵位,关押在太原阳曲给第一代晋王朱棡守墓10年,受尽各种折磨,差一点死在太原,最后朱济熺得到平反昭雪。晋定王的后人认为冥冥之中有神灵保佑父亲大难不死,这位神灵就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因而,专门建了一座菩萨楼,虔诚祭祀观音菩萨,以感恩神灵、求得福佑。向西穿过菩萨楼长约20米的过街涵洞,前面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是陵区的标志,民间俗称牌楼。牌坊为木结构,系双柱单楼悬山顶,单脊灰瓦。牌坊的夹杆石,四面有浮雕。牌坊的上方悬挂雕饰精美的木牌匾,一面为“天朗气清”,一面为“旭日东升”,镏金的大字,彩绘的牌楼,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越过牌坊,便走在了晋定王陵的神道上面。神道原系方形青砖铺成的缓坡状砖道,直通晋定王陵墓,长度约米,宽度约12米。神道的两侧自西向东排列有巨型石雕,也就是古代王陵前放置的石像生。石像生以一对石望柱开始。望柱也称墓表,高约4米,六角形,一周围有石栏杆,围长1.8米,其后神道上依次排列有石人两对、石狮一对、石虎一对、石马一对、石羊一对。这些石雕均用完整的石料雕刻而成,造型简洁,风格粗犷,自然生动,栩栩如生。同时,这些形态各异的石人、石兽各自有不同的寓意。一对文官手持笏板,一对武将按剑而立,文官武将高约2米,每个重达两吨,象征着文武百官对明朝和亲王的誓死忠心。石狮、石虎形象威武雄壮,起着避邪作用。石马高约1.5米,长约2米,粗壮奔放的线条,构画出石马的刚烈,是当时的主要交通与作战工具。石羊是一种瑞兽,性情温顺,俗语“三羊开泰”就以羊为吉祥物,还可供人食用。总之,所有这些石像生镇守着王陵,愈加象征着王陵的威严。据考证,陵前置放石像生,起源于秦,当时称为“翁仲”。传说秦代有位大将名叫陈翁仲,此人身材高大、力大无,因征服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纪念,便铸造了铜像,放在咸阳宫的司马门外。后来人们把石像、铜像均称为“翁仲”。自秦朝以后,各代陵前均置放了石像生,只是种类有所不同。在神道中段两侧,各建有一座泊池,作为陵区的进排水设施和蓄水池,而且配套有渠系工程。在村西北的石南沟口,有一个石条砌成的引水渠,长约1公里,可将吕梁山余脉的山水引进陵区的泊池。泊池,南北长40米,东西宽30米,深度约5米。从泊池底部依次向上用石条砌有台阶,以供取水方便。如果遇上雨涝季节,便把陵区的雨水及山坡上流下来的洪水,引入泊池。两座泊池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沿着神道向西继续行走,便到了陵区的大门楼。大门楼为二层阁楼式建筑,坐西向东,向东的一侧为陵区大门,门宽7尺,两侧装有厚重的木门,上面钉满了一排排整齐的门钉。门的上部装了两面门钹,可以上锁,也可以使人在敲门时发出响声。二层的阁楼,一层为过街通道,二层为戏台,整座门楼高约12米,大门设计构思十分精巧,实际上是门楼与舞台相结合的建筑。戏台形制为跨神道、卷棚式二层建筑。一层基座为方形,中间为过街通道,一二层之间是可以活动的木板,去掉木板,上方空间非常大,行人车马通过顺畅。二层上建戏楼3间,进深2间,有戏班来表演,就往一层通道上搭上一层厚木板,二层就变成了戏台。台上可演戏,台下行人可进出大门,表演与行人互不影响。二层戏台上方高悬着大型彩绘匾额,写着“飞声列彩”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墙壁上是彩绘的壁画,一面是威风八面的钟馗画像,另一面则是麒麟图像。晋王陵在一年一度的庙会期间,时常有戏班登台表演。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进行祭祀、娱乐和购物的大型民俗活动。庙会的庆祝时间是中元节,主要内容是缅怀祖先,弘扬孝道。在晋定王陵区内,每年要举行一次大型庙会。晋定王陵早期的庙会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明朝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了市场交易活动,成为集市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至今,晋王坟村仍保持着七月十五逢庙会的习俗。在过街戏台的对面,为一座亭子院,是一个半封闭的戏院,或者说是一个半露天的剧场,人们在观看演戏时,亭子可遮风挡雨,也可以说是明代一种发展了的高级勾栏瓦舍。亭子院的亭子系单脊双坡硬山顶,3间过厅,进深1间,南北有房屋相对。在亭子院的两侧竖立着数块石碑,全部用木栅栏围着,其中巨型石碑高9尺,宽3尺6寸,碑额雕着二龙戏珠,雄健浑厚,气度非凡,碑身上刻有明宣德皇帝圣谕。走过了坐落在陵区的明代皇家剧场——亭子院,就接近了二门。二门形制为砖雕券门,高约5米,宽约6米,面宽5间,三级青石台阶。穿过二门就到了庙院的山门,一座经典的四合院庙宇建筑耸立在眼前。庙院坐西朝东,布局严正,院落敞亮。山门为单脊双面坡悬山顶,面开3间过廊,进深1间,内外粉壁,绘有腾龙图像、神将图像等。进入山门,便是庙院。庙院南北宽45米,东西长53米。村人俗称西殿,为明代建筑,颇为壮观。面开5间,进深3间,总高约13米,大殿为挑檐单脊四面坡歇山顶,上面覆盖绿色琉璃瓦,四角檐基上装饰有五彩琉璃瓷兽,造型生动,工艺超群,色彩鲜明。檐角悬挂风铃,四面墙壁下砌筑有1米多高的水磨青砖,砖墙以上为土坯墙粉壁。门窗为隔扇花格式,前后门可通,殿内棚板施以祥云莲花彩绘,大厅塑有玉皇大帝塑像。据地方文史专家考证,玉皇大帝塑像系清末塑像,明朝大殿中当有明代晋王塑像和灵位。殿内南北侧室留有过门,北室内原塑有4尊男性形像座像,应是朱元璋、朱棡、朱济熺等人的塑像,墙壁上绘有八过海图像。南室也有壁画,内容失传。大殿前台基系青砖砌筑,高0.73厘米,长15米,宽7米,5级青石台阶。院内植有两棵松树,树龄约有二三百年,树杆笔直,四季常青,古松森森,庄严肃穆。大殿左右,南北厢房对称,各面宽3间,进深1间,单脊硬山双面坡,灰色瓦顶,内中陈设已无原物,两侧厢房为守陵者居住。从殿内塑像考证,主殿内塑有玉皇大帝像和八过海壁画,庙院陈设具有道教色彩,应是由道教来掌管庙中祭祀活动。庙院也是晋王家族的宗庙或者说是祠堂,祠堂是家族专门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家族的社交场合。山西地方志史料记载也证实了庙院即为宗庙。第二代晋王平反以后,随儿子平阳王朱美圭在平阳一住即十余年,多次想回太原晋王宗庙祭祀其父晋恭王和其母谢妃。但明朝有严格规定,亲王、郡王出城必须由朝廷允许,否则不准出封地。所以,晋定王与其子平阳王的愿望始终未能如愿,后来,经多次申请,才准许在平阳另建宗庙祭祀祖先。这样在西殿北侧室内的四尊男性塑像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越过庙院西殿高大的厅堂,便是陵前最后一座高大建筑献殿。献殿形制为单脊双面坡悬山顶,覆绿色琉璃瓦,面阔3间,进深1间,木雕花格窗,内设长条供桌,举行祭祀仪式时,供品全部摆放在这座大殿中。献殿的后面是高大耸立的陵墓,即晋定王陵墓的封土堆。陵墓高约15米,底周长约米。在陵墓两侧还有两个较小的封土堆,高约10米,底周长约60米。这两个小墓为宫女墓或者是地位较低的妃子墓,这是明代初期恢复人殉制度的体现。人殉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奴隶主往往用大量的奴隶、牲畜为自己殉葬,到了商周时期逐渐不用人来殉葬,而用木俑、陶俑代替,也就是古代丧葬中随葬的偶人。但到了明代,这种野蛮的制度死灰复燃,朱元璋死后竟用38人为其殉葬,多为宫女。朱元璋的子孙上行下效。明成祖朱棣用了16妃殉,仁宗朱高炽用了5妃殉,宣宗朱瞻基用了10妃殉。第一代晋王用了10个宫女殉葬,第二代晋王也效仿祖上用宫女、妃子殉葬。被殉葬的宫女家属称之为“天朝女户”授以官职,给予一定待遇。这种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一直到明英宗朱祁镇下遗诏禁止人殉后才结束。当你走进晋王坟古村落,欣赏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以考古的目光,去探寻便可发现远去的历史。王陵就像一件历经沧桑的文物,既有朴实无华的外表,又承载着一方水土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二代晋王朱济熺的坎坷一生
洪武三十一年()二月,第一代晋王死后,四月他的长子朱济熺袭封为第二代晋王。纵观第二代晋王朱济熺的一生,有一个欢乐无忧的少年时期。而进入青年时期,尤其是袭封晋王以后,由于经验不足,做了一些越制的事情,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最后又被构陷。从*道路可谓跌宕起伏、磨难重重、充满了曲折。中老年以后,得以平反,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得以颐养天年。少年朱济熺没有经历过任何风吹雨打,他不仅有父亲的关心照顾和呵护,而且还有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的培养和关照。他是皇太孙朱允炆之后的第二个皇孙,所以朱元璋对朱济熺格外喜欢,而且让离开太原,到南京来上学接受早期教育。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深恨自己年轻时没有机会上学,因此,对诸子和皇孙的教育非常重视,在宫中特建大本堂,贮藏古今图籍,征聘四方名儒教育太子、诸王和皇孙,轮班上课,师傅中最有名的人物是宋濂。同时,还挑选青年才俊伴读,有时太祖皇帝还赐宴赋诗,谈古论今,讨论文学。这实际上等于在皇宫中办了一所皇家子弟学校,有些功臣子弟也奉诏入学。有时一些重要文章、讲义,要先经内阁审核以后,再呈朱元璋亲自过目,方可讲授。朱元璋对皇子皇孙的要求是德才兼备。他专门对教育诸王及皇孙的儒臣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方针,他说:“有一块精金,得找高手匠人打造。一块美玉,也要有好玉匠才能成器。人家有好子弟,不求名师,岂不是爱子弟反不如金玉?好师傅要做出好榜样,因材施教,培训出人才来。我们的孩子,将来是要治国管事的,诸功臣子弟也要作官办事的,教得方法紧要的是心正,心一正万事都办得了;心不正,诸欲交攻,大大要不得。”对儒臣的要求也很严格。说:“你们要用实用学问教育诸王和皇孙,用不着学一般文人学士,光教学生记诵辞章,这些一无好处。”可见朱元璋对诸王和皇孙的教育是很有研究的。皇子皇孙在皇宫里学习,一方面长知识、长才干;同时,也是对诸王及皇孙的一种考察,以便治理国家时,因人而异,量才适用。第二代晋王朱济熺出生于洪武八年()四月二十九日,10岁时封为晋王世子,在南京皇宫皇家子弟学校读书时,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与朱允炆即后来的建文帝、朱尚炳即后来的秦隐王、朱高炽(朱棣的长子)即后来的仁宗皇帝同在宫中学习、生活,特别同朱允炆、朱高炽兄弟感情非常好,经常在一起讨论文章、吟诗作赋。这也是朱济熺一生最值得回忆的时光。他每年往返于南京、太原之间,途中一时高兴也留下一些诗作,不过因年幼,社会阅历有限,诗作比起他的父亲来文采要稍差一些。一年他从太原去南京,路过长治住在长平驿站,曾留下二首绝句,即兴展示了一下才华,抒发了个人无忧无虑、悠闲自得的心情。过贾鲁古宅二绝(一)月淡星稀晓色晴,一鞭直指到长平。山川拱邑清如许,千载应传贾鲁名。(二)贾生字冠名流,卜得林居傍此丘。古木至今风飒飒,*昏唯听鸟声幽。文如其人,诗为心声,这首绝句虽文采一般,但是可以看出作为晋王世子,朱济熺这一时期的心情。少年时期应是他一生的*金时期。朱济熺进入青年时代,特别是24岁袭封晋王,就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磨难不断,诸事缠绕。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于四月丙子日亡,年39岁。太子“仁孝友”,但英年早逝,让朱元璋悲痛欲绝。九月明太祖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享年71岁。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改元建文。朱允炆登上帝位后,一心想像爷爷明太祖朱元璋一样,有所作为。但另一方面总是担心那几个手握重兵的藩王叔叔什么时候弄出点动静来,影响自己皇位的稳定。所以,削藩成了他寝食不安的一件大事。最后,朱允炆听从了谋臣们的建议,准备采取果断措施,实施削藩计划。他首先从朱棣的胞弟开封的周王朱橚动手。这时恰恰周王的儿子举报了父亲想叛乱的密谋,朱允炆派人包围了周府,抓了周王,并把他流放到云南。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岷王、湘王、齐王、代王先后被废。特别是代王封地在山西大同,废掉了代王,接着直指燕王。燕王朱棣感到再不起兵就会蹈兄弟覆辙,就在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打出“清君侧”的大旗,以“靖难”为名,起兵反叛南京朝廷,发动了四年之久的内战。由于朱允炆文质彬彬、年轻气盛、草率行事、缺乏经验,恰恰又遇到了年富力强、身经百战、老谋深算的朱棣,二人很难是对手。建文四年(),朱棣一举攻破南京,同时大肆进行了报复,齐泰、*子澄等50多位建文帝的近臣惨遭杀害、灭族,株连人数达数万人。朱棣以马上得天下,于血火之中建立起了永乐*权。朱棣登基后,深知藩王制度对朝廷的危害。他先把受封北方的诸王迁徒到南方,如:徙谷王于长沙,徙宁王于南昌,削去代王、辽王的护卫等等。有些是名义上把过去被建文帝所废的亲王都恢复了封号,但却削去了护卫,亲王失去了*队,再也没有起兵反叛能力。“靖难之役”使第二代晋王朱济熺左右为难,在夹缝中生存了四年。一方面削藩对晋王不利,他要失去很大一部分特权,一旦建文帝收拾了他的叔叔燕王之后,迟早要收拾这个二代晋王。另一方面的同窗好友当朝皇帝朱允炆又派人急驰送来手谕,要朱济熺出兵勤王。这时管理晋王府的官员,长史龙潭积极出主意,向晋王晓以大义,力主晋王出兵勤王。无奈朱济熺只好支持建文帝,派兵勤王,进攻燕王。朱棣登上大位,是为明成祖。这时晋王的弟弟朱济熿的岳父、太子太师曹国公李景隆,几次向明成祖朱棣上奏晋王在靖难之役中所犯的出兵勤王的错误。朱济熺得知后,怕当今皇上追究责任,于是,八月份就去朝见成祖。明成祖反而安慰他说:“我和你父亲皆为太祖所生,从小感情很深,你又是太祖的皇孙,我正要与你共享富贵,你回去太原,好好把守住西北重镇吧。”成祖对他采取了怀柔*策,没有追究晋王的责任。但治了晋王府长史龙潭的死罪,派锦衣卫把晋王府长史抓到南京,关进锦衣卫大牢处死。当然,朱棣并未放松对晋王府的监督,朱济熺稍犯错误,成祖就赐书敲打一顿。永乐元年()十月,二代晋王派人与西蕃互市,也就是开展边境贸易活动,同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往来,互通有无。用粮食、布匹、铁器、金银工艺品换取内地所需的马匹及牛、羊及皮毛等物品。因为明初严禁与少数民族开展贸易活动,主要防止铁器、粮食外流,尤其是铁器可制作冷兵器,更是不允许外流。明成祖严厉批评了朱济熺大胆妄为,违背祖训的行为。后来,朱济熺又把自己乘坐的车辆送给了洪武南康公主驸马乘坐。把一品大员乘坐的交通工具,随便送给二品大员,显然有讨好之意,而且违背了国家制度,成祖再次给予了深责。朱济熺过了“靖难之役”这一关,但又遇到了新的坎坷,就是他的弟弟朱济熿不断组织人员和力量对进行攻击、诬告,要置于死地。在晋府诸多郡王之中,朱济熿是个典型的恶王。对于父亲不爱,爷爷不亲的境况,朱济熿十分失落,因此由怨生恨。朱济熿初封昭德王,开府闻喜,后来改封平阳王,开府平阳。但他早对父亲的晋王位置垂涎三尺。自从大哥袭封晋王之后,他就一直寻找机会要扳倒大哥取而代之。朱济熿几次唆使开府汾州的庆成王朱济炫和永和王朱济烺向永乐皇帝上奏,历数大哥的过失。又收买晋王府的文武官员,揭露第二代晋王的罪过。告状信不断呈到皇帝那里。这种情况一直折腾了好几年,日积月累,让明成祖朱棣对二代晋王朱济熺文弱亲和的印象发生了质的变化,反觉得平阳王朱济熿仁厚实在,值得信赖。终于,永乐十二年(),朱棣下令把朱济熺和他的世子朱美圭都废为庶人,令其去阳曲给他的父亲一代晋王朱棡守墓。而且株连了一大批晋王府的官员,就连一个负责替晋王管东西的太监都关入了京城监狱。朱济熿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第三任晋王。登上晋王宝座的朱济熿,春风得意,原形毕露,更加骄恣残暴。可能因为自己是庶出,受压抑多年,心理扭曲,居然对父亲的妻子,自己的嫡母谢氏下了毒手,派晋王府太监下药,毒死了嫡母,而且秘不发丧。同时,又看上了父亲一个叫吉祥的小妾,朱济熿不顾封建礼法的束缚,也不顾吉祥反对,硬是把吉祥娶了过来。儿子娶父亲的妻妾,古代叫烝,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也可能是怨恨大哥朱济熺在父亲和爷爷面前不为自己美言,以致遭到冷落的缘故,所以便加倍折磨大哥和侄子,把他们软禁在晋王府的一间黑屋子里,不给饭吃,百般摧残,只盼早一点死去了事。朱济熿的倒行逆施,只能激起晋王府上下深深的怨恨。后来有一个当年服侍过第一代晋王的老太太,冒着杀头危险,从太原到了北京,到朱棣的面前哭诉一切,说明朱济熿的罪过后,朱棣立即便把晋王府的太监左徵从北京锦衣卫狱中提出来,左徵便把当年朱济熿陷害朱济熺的种种劣迹原原本本地诉说了一遍。朱棣立即释放了左徵,并马上派左徵回太原解救朱济熺父子。此时,朱济熺已被幽禁了十年。然而,三任晋王朱济熿并不知京城发生变故。当左徵拿着皇帝的谕告到了晋王府,朱济璜大吃一惊,只能尊从圣旨,放出了十年不见天日的朱济熺父子。永乐二十一年(),明成祖北征,这也是朱棣一生第五次北征。北征途中驻*沙城(今河北怀来),成祖惦记起了朱济熺父子,因查明朱济熺并无异心,便召朱济熺父子前来相见。朱棣看到了饱受摧残的朱济熺已深染重病,形容枯萎,风烛残年,动了恻隐之心,把朱济熿原来的平阳王位封给了朱美圭,让他带着父亲到封地平阳,以避开朱济熿,又下诏朱济熿让把原来晋恭王所有的连泊滩田赐给济熺父子。同时,赐给了朱济熺冠带、袭衣、貂裘、鞍马以及金银、钞币、牛羊等物,并派官员护送其回平阳居住。不料朱棣这次北征在归途中病逝。朱济熿见朱棣已死,死活不肯把河津和临汾泊庄一带连泊滩地分给大哥。仁宗朱高炽即位后,念记当年一同在南京受太祖教育,感情甚笃,谕书朱济熿善待朱济熺父子。朱济熿推三阻四,不执行,仁宗只好给朱济熺其它赏赐,以资助他的生活。朱济熿知道后,对皇帝更为不满,朱棣、朱高炽两代皇帝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相继病逝,接照礼法,亲王应亲自赶赴京城吊丧。但朱济熿只派王府的太监去京城,自己连孝服都不肯穿。而且招募了一些巫师,在晋王府设坊,不停地诅咒新上任的宣宗皇帝朱瞻基。正好,朱棣的二儿子汉王朱高煦早就想推翻侄子的皇位。朱济熿得到信息后,秘密派人前往朱高煦的封地,与其结盟,准备造反。同时,朱济熿又私自动用国家仓库的粮食十万石,准备起兵时作为*饷。定居太原的宁化王朱济焕得到消息,立即派人把消息送往京城,向皇帝报告朱济熿反叛朝廷。朱济熿的诸多恶行,最终招致很多官员举报,证据确凿。宣德二年()四月,朱济熿被召至北京,宣宗皇帝斥责了他,并诏历其罪,除掉了他晋王封号,废为庶人,关进了安徽凤阳的皇家监狱,所有和他同谋的晋府官员和巫师全部被处死。史料记载,正统年间(6—),晋王府朱济熿一支绝。第三任晋王朱济熿被废后,晋王一直绝封。直到宣德十年()初,明英宗朱祁镇即位之后,念及二代晋王朱济熺虽然在位时,有些事情处理不当,或者行为不轨,但被其弟陷害,吃尽苦头。朱济熺的儿子朱美圭,本来没有任何过失,但小小年纪跟着父亲一同受难,过了十年像牢狱一样的日子;袭封平阳王后,能够尽孝,值得表彰。因此,下诏封朱美圭为晋王,从平阳返太原晋王府主*。复位后的晋王与过去不同的是已完全没有兵权。这时距朱济熿被废已有八年之久。朱济熺平反后,回到平阳府,一住十多年。他读书静养,研究学问,偶然烧香拜佛,做一些积德行善的事情,虽然没有恢复晋王爵位,但是仁宗皇帝登基后给赐予相当丰厚。宣德十年(),二月十二日,朱济熺因病去世。朱济熺病逝后,地方官员将其逝世的消息呈报给皇帝,皇帝下诏又恢复朱济熺晋王爵号,赐给“定”的谥号,并按皇室的礼仪奉行葬礼。同时按明代亲王丧礼规定,辍朝三日。翰林院撰写祭文,工部派官员督造王陵,宫廷堪舆家将坟茔选在了临汾西北九峰山之原。造坟至下葬经历了8个月,至十月初三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仪式才结束。据晋王坟村出土的晋定王墓志看,朝廷对他一生作了如实的评价。墓志碑长78.5厘米,宽53.5厘米,盖石篆书二行,上书“故晋定王圹志”。志文石边刻祥云龙纹,小楷书16行,个字,记叙了晋定王朱济熺的生平事略。志文如下:晉定王壙志王諱濟熺,晉恭王嫡長子,太祖高皇帝之孫,母恭妃謝氏。王生於洪武八年四月十九日,三十一年四月嗣封晉王。太宗文皇帝愛之素厚,後為其弟濟熿誣搆,削爵,而命濟熿襲爵;既而察王無他心,乃封其嫡長子美圭為平陽王,奉王居平陽。仁宗皇帝即位,賜王冕服,歲給祿米三千石,賚予加厚。宣宗皇帝嗣位,有告言濟熿罪逆,廉問有實狀,遂免濟熿為庶人。皇上臨御之初,封平陽王為晉王,復居太原。詔使在道,王以疾薨,不及聞,時宣德十年二月十二日也。有司以聞,詔復晉王爵,賜諡曰定,喪禮一視親王。春秋六十有一,妃傅氏。子男八人:長美圭嗣封晉王、次美垸、美垙、美埻、美垣、美塎、美堣、德申。女八人:長寧鄉郡主、次安邑郡主、平陸郡主、靈石縣主、文水縣主、定襄縣主、玉英、秀英。孫男三人:長五十四,次五十七、六十一。孫女二人:長菊香,次喜娥。王和易坦率,不事矯飾,喜學問,恭謹謙遜,明於大體,雖中為小人所間,而卒顯白者,亦王好德之應也。茲乃遽然而逝,其命也夫!考德加諡,垂光永世,亦復何憾!以宣德十年十一月初三日葬於九峰山之原,用書其概,諸幽室。謹誌。墓志碑文的大意是:晋定王名叫济熺,是晋恭王的嫡长子,太祖高皇帝的孙子。母亲恭王妃,谢。晋定王生于洪武八年()四月十九日,洪武三十一年()四月承袭父爵被封为晋王。太宗文皇帝一直对关爱器重。后来遭到其弟济熿的设计陷害,皇帝削去的爵号让济熿承袭了爵号。不久,皇帝查明济熺并无异心,于是封济熺的长子美圭为平阳王,居住在平阳侍奉。仁宗皇帝登基后赐给官员服饰,每年供给俸米三千石,赐予相当丰厚。宣宗皇帝继承皇位后,有人告发济熿大逆不道的罪行,经调查落实,证据确凿,于是将济熿的爵号削去,贬为平民。宣宗皇帝临朝执*不久,加封美圭为晋王,重新居住在太原。当传达皇帝诏书的信使走在半道时,济熺因病逝世,没来得及得知这一消息。地方官员将济熺逝世的消息报告给皇帝,皇帝下令恢复济熺晋王的爵号,并赐给“定”的谥号,同时按皇室亲王的的仪式举行葬礼。晋定王享年61岁,王妃傅。晋定王有儿子8人:长子美圭承袭晋王爵号,次子美垸,依次为美垙、美埻、美垣、美塎、美堣、德申。有女儿8人:长女宁乡郡主,次女安邑郡主,依次为平陆郡主、灵石郡主,文水郡主,定襄郡主,玉英、秀英。有孙子3人,长孙排行五十四,次孙排行五十七,三孙排行六十一。有孙女2人,长孙女菊香,次孙女喜娥。晋定王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心底坦荡,光明正大,勤学好问,谦虚谨慎,顾全大局,虽中年遭受小人加罪陷害,郁郁而死,但最终澄清冤情,恢复名誉,也是积德行善的结果吧,只可惜那么快就去世了,大概就是命里注定的吧!不过皇帝最终肯定了他的美德,对其加官晋爵,赐以谥号,流芳千古,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选择宣德十年()十一月初三这一天,将晋王安葬于九峰山山脚下,写出其大概生平事迹,藏于墓室作为永久的纪念。翻开中国的历史,先后产生了多位帝王,加上藩王更是多如牛毛,应该说每一座王陵都是那个时代兴衰的历史见证,晋王陵也不例外。如今走在晋王坟村的街道上,已感受不到石板路和青石对你的那份亲昵,水泥街道早已将石板路替代,一栋栋形式新颖充满现代气息的住宅建筑,在古村落的边沿上争相媲美。行走在村中,偶然尚可看见零星留存的明清风格的旧民居,给人一种人世沧桑的感触。进入21世纪,晋王坟村已发展到拥有多口人、村落占地余亩的社会主义新型小康村。由于地下水源丰富,已成为尧都区向城市供水的第二水源地。这里是一个让人记住乡愁,唤起诗意,寻得灵感,真实朴素,彰显出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发展之美的山村。(作者系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尧都区人大常会原副主任)
如果您居住的村子,有历史、有故事、有写作完整的村史,可发送给我们,联系方式:电话356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