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分布范围 » 学习资料散曲ldquo凤头艺术
TUhjnbcbe - 2021/5/31 13:52:00

散曲“凤头艺术”十九式

周文渊

内容提要:乔吉主张散曲的开头要成为美丽的“凤头”。本文试图举例说明散曲“凤头艺术”的十九种形式,力求对制曲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健词:散曲“凤头艺术”

元代著名散曲家乔吉有句名言:“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主张“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引自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所谓“美丽”,通俗地说,就是要漂亮,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象“凤头”一样,使人的感官产生愉悦,产生美感。怎样使散曲的开头就象“凤头”一样美丽?本文举例说明散曲“凤头艺术”十九种形式,供制曲的朋友参考。

一、点题式“凤头”

开门见山,直抒主旨,显得直接、干脆、自然。如原振华《望太白山》:“望太白秋雨迷蒙,曲友诗朋,不减游情。”原振华《游太白山》:“游太白秋雨垂帘,萧瑟衣单,足淌流泉。”(两首均见徐耿华主编《当代散曲百家选》第31页)写到达太白山的所见所感。两首开头就直截点题,干净利落,爽快洒脱。

二、写景式“凤头”

曲作一开头就描写景物,营造一种深远的意境,给人以美感。如胡彭《开江赏莲》:“开江赏莲红香剪蜀罗,翠盖转珠颗。宜人雨后花,得意云中鹤。”(见樱林花主-07-14微博)开头写莲花的美丽,鹤鸟的“得意”,衬托出赏莲人的愉悦心境。李宏弟《年关见闻》:“春寒料峭柳摇风,也波风。”(摘自《潼关文艺》)写景式“凤头”在散曲创作中最为多見,被曲人普遍掌握采用。

三、抒情式“凤头”

曲作一开始就抒发作者情感,这种情感似乎已经盆滿钵滿快“溢”出来,不可抑制,不可谒止。如韩景明《寄远妻》:“昼相思,夜相思,沽酒浇愁泪染诗。”(见徐耿华主编《当代散曲百家选》第页。)写对妻子不可抑制的相思之情,一开头就感人肺腑。

四、发问式“凤头”

曲作的开头就发问,给人以悬念,吸引人继续读下去。如贾学义《忆父放羊》:“春寒料峭,沙尘烈暴,茫茫四野谁人到?”(见张四喜主编《父母情》第页。)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一般人都回避恶劣环境躲进屋子里了,“老父”却仍然坚持去放羊,这实属不易,写出了“老父”生活的艰辛和肩负生活重担的卓越精神,基调深沉,悬念诱人。

五、比拟式“凤头”

曲作一开头就打个比方,使之更形象更生动。如李玉平《读张四喜先生马屁十七拍有感也补拍一记》:“静赏世情乱拍,如现好戏连台。”(見线装书局《兰畹斋散曲》第57页)李玉平《戏题手机五首》:“恋手机,似夫妻,不弃不离分秒依。”(見线装书局《兰畹斋散曲》第14页)把人和手机比拟为一对夫妻,写信息社会手机与人的关系和手机的作用。比拟式“凤头”往往语言通俗易懂,使读者产生从甲事物到乙事物的联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起韵式“凤头”

李绍萍《百年光棍》:“幺幺幺到,幺幺幺妙,咋这巧百年一遇灵光耀。活脱脱好汉一条,晃悠悠分外逍遥。”(发表于·1《中国当代散曲》第93页。)开头的“幺幺幺到,幺幺幺妙”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起一个“起韵”的作用,使作品读起来巧妙押韵,朗朗上口,虽沒有什么“本意”,确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为后面正文“无牵挂随心所欲天天笑,乐得个酒肉穿肠有味道”打下了复笔。起韵式“凤头”往往采用民歌、民谣、信天游的表现手法,曲味倍增。

七、起沓式“凤头”

即“复沓艺术”的开笔和引挚。赵义山《科尔沁草原之行(其二)》:“手抓羊肉多滋味,手捧烈酒喝不醉,手牵手挽歌舞会,手足相扺并排睡......”(发表于·1总第20期《当代散曲》第26页)连续复沓四个“手”字,韵味浓郁,气势非凡,妙语连珠,美不胜收。

八、隐晦式“凤头”

与直接描述相反,高明的曲人用隐晦的方式慢慢切入主题,也引人入胜。如宋丽《醉问》:“风过江楼问酩酊,半纸功名......”(见《五届散曲论坛》群·11·07网)隐晦式“凤头”往往引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唤起读者思考,事半功倍。

九、回忆式“凤头”

回忆过去,意在褒贬当今,或展示未来。羊春秋《大有作为之春抒情》:“想起那冰儿雪儿,不由的鼓鼓囊囊的气,摧残得花儿叶儿,一霎间狼狼藉藉的坠。”(见《羊春秋散曲集》第34页)对比历史,突出“到如今红儿绿儿,装点这大地娇娇艳艳的媚”的美好,揭示主题。

十、典故式“凤头”

曲作开头就用一个或多个典故阐明主题,不失为一个成功的表现手法。最典型的如张可久《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空老玉门关。”曲作对项羽、周瑜、班超这三位历史人物的成败历史典故,发出“伤心秦汉,生民涂炭”的感叹,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为揭示主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一、描述式“凤头”

曲作从开始就通过细腻的描述引入主题,引人入胜。如周成村《父亲的扁担》:“铁钩护,朱漆班,柞木扁担三尺三。”(引自《当代曲坛四友集》第3页)通过对扁担的描述表现父亲肩负家庭重担的艰辛与不易。张绍民《人造美女》:“秃头发挂,疏眉墨画,眼皮双褶医师划。”(引自·8《中华诗词》第38页)曲作开头的描述就勾勒出人造美女的虚假,令人捧腹,讽刺酸辣!

十二、叙事式“凤头”

开头就叙述事情原委和过程,娓娓道来,吸引读者往下读下去。描述式则侧重描述事情的细节或侧面,这是叙事式与描述式的区别。周成村《母爱永恒》:“那一年,风雪馁。降生寒门,啼破柴扉......”接着分三段叙述慈爱的母亲含辛茹苦的事迹,叙事感人。(引自《当代曲坛四友集》第4页。)又如南广勋《蛟子咬我》:“外边儿站了没一会儿,浑身咬的没空地儿。大包大似花生粒儿,痒疼一阵儿接一阵儿。”(见·08·06曲网)曲家究竟意欲表现什么主题,追求情节结果的读者必须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下去:“蛟子咬咱,说明咱不缺人味儿。”诙谐幽默,说明人要有“人味”,精彩,精彩!

十三、评论式“凤头”

评论即针对事物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自我印象阐述。“评”得准确,“论”才有价值,才出彩。散曲开头先评论,再细述,往往出彩。如谢作文《相思山瀑布写意》开头:“痴汉情真逗,追爱大山幽。千丈白丝脑后梳,谁让相思这么秀。”(引自谢作文著《曲韵洞庭》第28页。)相思山瀑布的秀丽和曲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跃然纸上。

十四、反论式“凤头”

反论往往比正面评论更辛辣更有说服力。徐耿华《夏日风景线》:“七戒八规太久远,女性着装日渐短。”(引自潇湘散曲社《曲海探骊》第40页)这“七戒八规太久远”的议论并非曲家的议论,而是“着装日渐短”的“女性”的反论。这种站不住脚的“理论根据”,更深层次地展示了讽刺性散曲的讽刺意味。绝了,绝了!

十五、奇特式“凤头”

散曲开头追求新奇,可采用“奇特式凤头”。如萧自熙《喜春来·梦阎罗》:“阎罗请我他家坐,向我‘来生怎地话?’”(引自总第7·8期合刊《中国当代散曲》第页)这种开头引人入胜,答曰:“将就我,依旧写诗歌!”活脱脱表现了萧老热爱诗歌热爱散曲的情怀。

十六、对联式“凤头”

古人常用对联开头。如关汉卿《:“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引自唐圭璋《元人小令格律》第9页。)白朴《》开头:“*金缕,碧玉箫。”(引自唐圭璋《元人小令格律》第45页)马致远《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引自唐圭璋《元人小令格律》第46页。》今人曲家用对联开头成功者也不少,如张四喜《啸天石》:“秋雨几番倾,山*百回狰。望月凭深涧,啸天临绝顶。”接连用两副对联开头,把这尊啸天石写活了。

十七、引诗式“凤头”

引用人们熟悉的诗词作开头,既有诗情画意,又能切题切意。如祁国民《春柳》:“二月春风似剪刀,悄悄,悄悄剪碧玉丝绦。”(见·02·19《五届散曲论坛》。)曲作开头引用唐·贺知章《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童叟皆知的一句,使曲作具有贺知章《咏柳》般的诗情画意。

十八、对话式“凤头”

曲作一开始就写对话,往住也精彩。如南广勋《夜饮醉归敲门》:“老乖乖,小乖乖,快把家门来打开,俺醉倒在花墙外。”(见《散曲名家南广勋作品选》总第期。)原来这位夜饮醉汉敲的不是家门,而是公厕。把一个醉汉醉酒的形态通过语言描写得惟妙惟肖。

十九、喊话式“凤头”

南广勋《盼望看到的疫情走势图》:“拐啦,拐啦,走势头朝下。”(见《南广勋散曲专辑》。)这种喊话式“凤头”表现了一种难以抑制的惊喜之情,曲家与读者的情感一起喷发,跃然纸上。成功的喊话式“凤头”需要有一定的散曲功底和语言驾驶能力,而且往往在曲肚或曲尾继续喊。本曲曲肚有“好的多啦,死的少啦,源头堵住啦”,在曲尾继续喊:“看呀,看呀,多好一张画!”

综上所述,散曲“凤头艺术”十九式仅仅是笔者的归纳和综合,不能囊括“凤头艺术”的全部。且这些形式都受散曲格律的制约,只能在顺从格律的前提下因势利导灵活运用。同时任何“凤头艺术”都必须与曲肚和曲尾相协调、相匀称,凤头鸡肚或凤头鸡尾,凤头牛肚或凤头牛尾都是不符合散曲综合性美学要求的。全面理解乔吉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对散曲“凤头艺术”十九式的运用才会有的放矢。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潇湘散曲社副社长,岳阳市散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通讯地址湖南岳阳市岳阳大道西号市散曲研究会办公室,邮编,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资料散曲ldquo凤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