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颁奖辞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叶嘉莹上世纪70年代,已是多所名牌大学教授的叶嘉莹,愿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如今,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还捐出多万元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用一生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她在浩瀚的文学长河里掬起一捧清泉,让更多的人看见了那轮催生过李杜诗篇的明月。
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叶嘉莹说:“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之类的东西而丢掉人生最宝贵的价值。”叶嘉莹,通常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或者“诗词的女儿”。
她的简介,一般是这样写的:叶嘉莹,号迦陵。年7月出生于北京,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目前已累计捐赠万元用于古典文化研究。
这样精准而冰冷的介绍,往往会让人最先看到她的国籍和捐款数量。万元,对普通人来说算是一笔巨款,因此还上过两次微博热搜,有人敬佩,有人质疑,有人刻薄,有人漠不关心……一阵热烈的讨论之后,便湮没在明星恋爱生子的流量之中。事实上,年龄、头衔和财富,是她生命中为数不多的、可以量化的指标,但是和其他经历比起来,不过沧海一粟。当然无法描绘这位老人万分之一的魅力。如果你看到她的照片,就会知道,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她苍老而睿智的眼,看过卢沟桥的烽烟,望过遮蔽故乡的浮云,落过中年丧女的浊泪……
她的手修长而嶙峋,细看仍有粉笔灼伤的痕迹;她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永远腰背笔挺,谁也不知道她忍受着怎样的病痛……
她细瘦而挺拔的肩上,背过长途迁徙时的大包小裹,扛过生活家庭的重担,直到现在还压着传承诗词文化的使命,永不卸载……
正如她的学生席慕蓉所言:
历经忧患的叶老师由于拥有这样充沛的能量以及这样美好的生命质地才终于成就了这罕有的与诗词共生一世的丰美心魂“进士第”里的读诗少女
北京西城察院胡同13号,是一户挂着“进士第”牌匾的人家,一个很传统的北京四合院,石狮子、上马石、垂花门、影壁墙……乃至“天棚鱼缸石榴树”之类,配套齐全,无一遗漏。公元年7月2日,农历甲子年六月初一。一只红蜻蜓穿过垂花门,飞过绿漆的木影壁墙,在石头荷花缸边盘旋了一圈,最后立在这个夏天第一片荷叶的尖角上头。兵荒马乱的东厢房终于传出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女孩子,在这荷月伊始降临人世,于是乳名便唤作“小荷子”。“进士第”这户人家原是镶*旗人,本姓叶赫那拉,是蒙古族裔,算来与著名词人纳兰容若同宗(纳兰=那拉),清朝覆灭之后,很多旗人都改汉姓,他家便改姓了叶。这一辈的孩子排的是“嘉”字辈,女孩也跟着一起排,因此小荷子的学名,便是“嘉莹”二字。叶家是书香世家,叶嘉莹的祖父是光绪年间的满汉翻译进士,当过工部员外郎,伯父早年留学早稻田,后来成为一名中医,父亲毕业于北大英文系,在国民*府航空署任职。这样家庭里成长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便与众不同。叶嘉莹的父母认为,儿童幼年时记忆力好,应该多读些有久远价值和意义的古典诗书,于是十岁之前,叶嘉莹就在这个宁静的院子里,学“四书”,学书法,启蒙老师是她的姨母,父亲有时会教她读简单的英文。全家人都喜欢读唐诗宋词,她的字帖上写着白居易《长恨歌》,她的伯母教她读《唐诗三百首》,她的伯父给她讲各种诗词掌故,后来还教她写诗,正是这样的教育,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诗词文化的种子。叶嘉莹(中)和小舅(左)、弟弟(右)那时候没有光污染,小小的叶嘉莹喜欢在夏夜时躺在院子里的凉席上,看着漫天的繁星,默读着“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下大雪的时候,父亲喜欢吟唱郑燮的《题游侠图》:“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那种独特的节奏感和苍凉感,深深印刻在叶嘉莹的生命里,数十年过去,未曾磨灭;伯父给她讲,清代词人陈维崧的别号叫“迦陵”,还有个词人叫郭麐,别号“频伽”,这两个人的别号合起来就是“迦陵频伽”,是佛教里的一种鸟,“出妙声音,若天若人”,后来叶嘉莹的授业恩师顾随跟她说要把她的习作推荐发表,让她取个别号,她就想起这个故事,觉得“迦陵”和“嘉莹”声音相近,于是这世上又多了一位叫“迦陵”的词人。年的时候,北京的名字是北平。北平新闻专科学校里,有个少女捡起落下的夹竹桃,夹在笔记本里头,那笔记本还是空白的,唯有扉页上写了四个字——城南旧事;西城绒线胡同的崇德学堂里,一个半大男孩正在演算纸上写下复杂的物理公式,再签上自己的名字——杨振宁。10岁的叶嘉莹也开始上学了,因为有私塾功底,直接就可以读五年级。她念的小学名为“笃志”,和杨振宁的“崇德”是一个教会办的,是兄妹学校。20多年后,杨振宁获得诺奖的消息传遍全世界,叶嘉莹正好在台湾大学给物理系的大一学生上中文课。她指着黑板上“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一句词告诉学生:
不要把它仅仅看成是写美女跟爱情的小词,我们每一个人做学问和追求理想也需要这种精神。要知道,学物理不一定都能获奖,如果你为物理付出了你的一生,最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你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吗?
后来杨振宁在南开庆祝七十大寿,叶嘉莹致辞时开玩笑说:“今天来的都是物理学家,而我是学中文的,那我就和杨先生认半个同学吧”。
叶嘉莹也看过林海音那本《城南旧事》,评价说“她把北京的大街小巷风土人情都写得栩栩如生,而我在北京生长了二十几年,那些街道我也都走过,可是好像我什么都没有看到”,叶嘉莹觉得,自己可能对现实的东西不那么敏锐,但是能感受到诗歌里每一个字的微妙作用,也能体会到诗歌透过文字投射在生命里的玄奥影像。她也许,正是为诗词而生!“恭王府”里的笔记达人
学医还是学文?曾经摆在鲁迅面前的问题,也同样摆在16岁的叶嘉莹面前。任何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大概也都会有这种“*色的树林里有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涉足”的经历吧。在北京大学医学系和辅仁大学国文系之间,在实用和爱好之间,她最终选择了后者。一是因为当时局势混乱,辅仁作为教会学校,不受日*控制,聚集了一批有风骨的教师,二是因为辅仁的招考和放榜比北大早。叶嘉莹其实还有跟从伯父学中医的机会,但是功课繁忙,后来又远嫁,最终还是错过了。在伯父看来,她其实是非常适合学中医的,因为学习中医一定要有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还要有对古籍文字的智慧体悟。所以你看,在这种决定命运的歧路口,你以为你是那个抛硬币的人,其实你才是那枚被抛的硬币。好在,硬币落下的那一瞬间,叶嘉莹已经明白她究竟想让哪一面朝上。初中毕业(左),高中毕业(右)辅仁大学坐落于什刹海地区,男女分校,女校的校区至今还在,红墙绿叶依然,只是已无读书声,空余游人的笑闹。是的,这是一件令无数文艺青年嫉妒得发狂的事情:辅仁女校当时就在大名鼎鼎的恭王府啊!和珅之子丰绅殷德迎娶固伦格格的“延禧堂”,也就是后来咸丰皇帝御笔亲书给恭亲王奕訢的“多福轩”,那是她们的图书馆;“恭王府三绝”之一的后罩楼,号称“九十九间半”,那是她们的宿舍,叶嘉莹是走读生,没资格住宿舍,但放暑假的时候有空床位可以偷着住,一群女生在有月亮的晚上,弄点酒,找个有花有竹子的地方喝酒填词。后来叶嘉莹说:
我这个人跟古典诗词结缘,当然是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我出生在一个旧家庭,再一个古老的四合院里长大,大学又跑到恭王府里来念书,受这些旧的环境熏染太深了。
从定阜大街通向恭王府的石桥,斑驳的朱漆大门,校园里的海棠、杨柳、藤萝、天香庭院……这些都是深埋于叶嘉莹少女岁月里的诗词基因,很久以后,天涯漂泊,人面全非之际,她还经常梦见这些美好的碎片。
叶嘉莹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海报在辅仁大学读书的时候,叶嘉莹邂逅了对她文学生涯影响最大的人——恩师顾随。顾随,字羡季,自号苦水,晚号驼庵,一生执教四十年,在燕京、辅仁、北师大等多校教授中文。谈起自己的恩师,叶嘉莹总有说不完的话:
顾先生不仅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的修养,而且具有融贯中西的襟怀,加上他对诗歌有着极敏锐的感受与深刻的理解,所以他在讲课时往往旁征博引,兴会淋漓,那真是一片神行。
顾随讲课,从不死板解释说明,他更注重的是诗歌美感的本身,并且经常把学文与学道、作诗与做人相提并论。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元遗山所云“一波才动万波随”。
他讲:“‘菡萏香销翠叶残’,为什么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呢?因为它说的是‘菡萏’,它没有说‘荷花凋零荷叶残’。菡萏与荷花给你的感觉不同,给你的联想不同。因为荷花很现实,可是菡萏是《尔雅》上的字,读起来就比较古雅……”顾随会在讲诗的过程中,融入训诂、音韵甚至是美学理论,这样精彩的授课,让叶嘉莹更加对唐诗宋词的世界目眩神迷。
顾随与弟子们的合影,叶嘉莹(后排右二)
当时也有人认为顾先生上课信马由缰不着边际,没有知识或理论规范可以遵循,因此上课时不做笔记,叶嘉莹却在台下时刻奋笔疾书,力求不放过顾随讲的每一个字。几十年后,当年的学长史树青还调侃她说,她的笔记记得像录音机一样,一字不落。叶嘉莹跟顾随读了六年诗词,记了八本笔记,在此后几十年的漂泊生涯里,她从北京、上海、南京、台湾一路到美国、加拿大,几乎所有的书信文件都在飘零辗转中遗失,只有这八本笔记,一直随身携带,完整地保留下来。六十年后,顾随先生的女儿顾之京将这些笔记整理出版为《顾随讲坛实录》。你能想象到吗?在那个没有PPT的年代,老师的讲义能保留得如此完整,这是个奇迹啊!年,叶嘉莹从辅仁大学毕业,开始了教学生涯。这一教,就是七十多年。也许正像顾随曾在黑板上写的那三行字——自觉,觉人
自利,利人
自渡,渡人这是学诗的妙义,也是做人的道理。被诗词滋养长大的叶嘉莹,在接受家人的启蒙和恩师的教导之后,开始了她觉人、利人、渡人的道路。从妙龄少女,到贤妻慈母,再到耄耋之年,她从未放下过手中的教鞭。
从未选择远方
却被迫风雨兼程
年春天,叶嘉莹在上海结婚,紧接着又到了南京,世道纷乱,江南也不似诗中那般美好,于是她在《越调·斗鹌鹑》中写道:乌衣巷曲折狭隘,夫子庙杂乱喧腾
故家何处,燕子飘零也许是“诗谶”吧,从此“飘零”二字,相伴一生。年冬,叶嘉莹随丈夫和丈夫的姐姐一家,渡海到台。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女子,蓦然漂洋过海来到这风土迥异之处,无论如何都是不习惯的。这里的树上长着她不认识的绿色水果,开着她从未见过的大朵的红花,墙壁间的壁虎竟然还会发出鸣叫,刮台风的时候,屋顶像是要被掀起来一样,必须躲在床底下。但最可怕的从来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年5月19日,台湾“戒严令”颁布,长达38年的“白色恐怖”开始了!五十年代初的那段时间,叶嘉莹经历了怀孕、生产、丈夫被抓、独自带着孩子辗转漂泊、丈夫出来之后又变得暴戾恣睢……等一系列的磨难,她还得了气喘病,瘦得不到90斤,同事开玩笑说不敢碰她,怕把她细瘦的胳膊拉断。她还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女子,却要遭遇如此不能承受之重。其实在此之前,她已经经历过了国难(抗日战争)、家难(母亲过世)。在她的词里,已经开始诉说“中岁心情忧患后”,她的情怀依然是诗,只是,早已不再是“少女情怀”……好在还有诗词!
在台湾大学任教期间教小朋友读诗词
“我是一个很平常的人,而且胸无大志,所以大学毕业后,就老老实实去教中学”,叶嘉莹给自己的标签从来不是“学者”“诗人”“词家”,如过有必要自我介绍的话,她会说:“我是一个老师。”年秋,叶嘉莹进入台湾大学教书,后来还兼任母校辅仁大学和淡江大学的诗词教授。那个时候很多西方学者到台湾进修中国古典文学,而台湾这几所著名高校的诗词课程都是叶嘉莹在讲,所以有许多外国学者听了她的课。后来因为台大和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交换教师计划,叶嘉莹带着家人漂洋过海,开始了她在北美讲中国诗词的历程。中国诗词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完全翻译成英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叶嘉莹当时英文不好,于是就用中文讲课,然后再自学英文,旁听西方文艺理论和英文诗的朗读,后来她靠着自学的《英语句》给教英文诗的那个老师班上同学演讲,教英文诗的老师很高兴,夸她是“天才的会讲诗的人”。“天涯常感少陵诗,北斗京华有梦思”,为了能经常回到心心念念的家乡,在命运的玩笑之下,叶嘉莹不得不改变国籍,这也成了那些只愿意相信自己判断的人攻击她“不爱国”的“证据”。我常常在想,叶嘉莹先生也许看不到这些贬低她的网络舆论吧,也许看到了也只如清风过耳,就像她的“诗友”、数学家陈省身所写的那样——飘零纸笔过一生,世誉犹如春梦痕!
在深爱的故土
诗词之花永开不败
年,中国与加拿大建交,旅居温哥华的叶嘉莹看到了一丝回大陆的希望。在此之前,她一直在怀疑,有生之年是不是再也无法回到那个生养了她的城市。一封信漂洋过海,载着游子的思念,寄向北京,寄到了西城区察院胡同。那是叶嘉莹曾经生活了24年的地方。那是非常时期,海外通信审查严格,但非常幸运,她还是跟家里联系上了。经过重重考验,年,叶嘉莹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她已经50岁了,却开心得像个孩子。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
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银翼穿云认旧京,遥看灯火动乡情
长街多少经游地,此日重回白发生
……这首《祖国行长歌》,写出了一种“漫卷诗书喜欲狂”“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味道。
回家了!虽然察院胡同的四合院已经变成了大杂院,门口“进士第”的牌匾、石狮子也都毁坏消失,虽然“文革”的尾声还在影响着这片土地,可是她回家了啊!据说大学生到外地上学,第一次回家的时候,总会特别兴奋,叶嘉莹的兴奋大概要比他们多十倍、百倍不止。她带着侄女在陶然亭泛舟,跟着旅行社去参观工厂、公社,又去了西安、上海、杭州……甚至在旅社的安排之外又独自去了桂林。叶嘉莹就这样一边走在祖国的大地上,一边笑着:
中国真是很奇妙的,不出国你还没有感觉,出了国再回来,你就会知道,中国的历史是那么的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的文化是那样的深厚,那样的丰富……
我每次都有这样的感觉,一下飞机回到温哥华,看到外面的景色挺美的,有山有水,到处都是花,可是忽然间就觉得缺了什么东西,空空的,文化一下子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这个时候,叶嘉莹知道自己还不能回大陆教书——街上还能依稀见到批林批孔的大字报,她所学的那些美好诗句不幸正在“四旧”范围之内。
年,“文革”结束,她又回了一次大陆,这一次的所见让她欣喜不已:在去西安的火车上,她看见一个年轻人在看《唐诗三百首》;在参观各地古迹的时候,她听到导游背诵古人佳句名篇;后来参观长城的时候,她竟然买到一本《天安门诗抄》。她感慨万千:中国真的是一个诗歌的民族,尽管经历了那么多的劫难,还是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周总理去世的那一年清明节,天安门广场写了那么多诗……我看到中国诗歌的传统还在,心里真是有说不尽的欢喜,我觉得祖国虽然经受了不少灾难和磨难,但文化的种子仍然潜植在广大人民的心底。就像本来渺茫的回乡希望竟然实现了一样,叶嘉莹本以为平生所学无法报效祖国,却在此时看到这样美好的前景,于是动了回国教书的念头。年春天,一个晴朗的傍晚,叶嘉莹穿过温哥华住所门前的树林,去给国家教委寄信,她在信中说自己可以利用假期回国教书。落日的余晖中,路边的樱花缓缓飘落,带着时光逝去的悲壮之感。在这样的景色中,她想起许多悲伤往事,想起故去的父亲、伯父、恩师顾随,想起前年不幸车祸离世的大女儿言言,也想起自己已经五十四岁,就像眼前这夕阳落花,美则美矣,终将沉沦。“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阴”,初识爱情的女孩子很喜欢用“往后余生”这个词,因为这使光阴显得漫长而美好,而叶嘉莹不知道自己的余生还有多长,她只希望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来珍惜这美丽的余晖。次年春天,国家教委有了回应,安排叶嘉莹去北京大学讲学。“他年若遂还乡愿,骥老犹存万里心”,漂泊万里、满身伤痕、婚姻不幸、晚年丧女……几乎尝遍了人间所有苦难,却依旧诗心未改的叶嘉莹,终于如愿以偿地重新站在祖国大陆的讲台上。
南开大学教职工到天津站接叶嘉莹
在北京大学做了短期讲学之后,恩师顾随的好友李霁野先生把叶嘉莹请到了南开。从此,叶嘉莹与南开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她的讲课方式继承了恩师顾随的天马行空,飘逸灵动,深受南开学生喜爱,教室往往挤得水泄不通,连走上讲台都很困难。甚至连晚上都排了课,讲课的人讲到忘情,听课的人也是如醉如痴,叶嘉莹在《天津纪事绝句二十四首》里记录了当时的情景: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加拿大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叶嘉莹这个时候还不能全职回国讲课,只能利用暑假和年休假讲学,即使是这样,在年她正式从不列颠哥伦比亚退休之前,也在这来回奔波的过程中,把诗词课讲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从京津冀到江浙沪,从哈尔滨到乌鲁木齐,都留下了她讲课的身影。年7月14日,台湾持续38年的戒严令解除,已经将近十年没有回台的叶嘉莹立刻被邀请回去讲学,于是她从新竹一路讲到台北,因为她以前在台湾的广播、电视上讲过诗词,又有这么多年杳无音讯,这次回去也是受到了极其热烈的欢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叶嘉莹依旧有解不开的心事——她发现,大陆年轻人的古典文化水平在下降。长久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追捧,还有对物欲的追求,终究是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影响。叶嘉莹想起自己与诗书为伴的童年,决定要做一件事——呼吁幼儿“诗教”。事实上,在此之前的讲学过程中,叶嘉莹已经开始不断提倡以唱歌和游戏的方式教孩子记诵古诗词,以期培养和提高下一代孩子的道德文化。但这显然不是她一个人能办到的事情,她需要借助国家的力量。
南开大学中国古典文化研究所成立年,中华诗词学会成立,叶嘉莹遇见了时任*协副主席的赵朴初先生,两人相谈甚欢。叶嘉莹提出的“幼儿诗教”观点,赵朴老深以为然,即刻在*协会议中提出了名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的紧急提案。即使有了国家的力量,重建早已没落的“幼儿诗教”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这个由赵朴初、启功、夏衍、冰心、曹禺等人署名的提案,最终没能全面落实,但终究是个良好的开始。年,第十三届中华诗词研讨会上,“让中华诗词走进中小学校园”这个论题证明了叶嘉莹的努力,由教育部牵头编写的《古诗词诵读精华》系列读本也即将付梓,只是赵朴初已于一月之前过世,没能看到这个成果,未免遗憾。好在,诗词的种子已经种在中华大地上,早晚有一天,会在孩子的心中开出一片美好的春花秋月,就像赵朴老写在遗嘱上的诗句一样: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孔子都不知道
八十岁以后该怎样生活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这是孔子对于人生各个阶段的总结,但是很遗憾孔子只活了73岁,因此这段话里没有八十岁怎样的概念。叶嘉莹80岁以后,就有人问过她这个问题,她用《论语》里的话回答:不怨天,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80岁以后,我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就算没人了解我,老天一定是了解我的。抱着这样朴素的理念,耄耋之年的叶嘉莹,继续为古诗词的传播而奔走着。
叶嘉莹在恭王府“海棠雅集”致辞
有人问她:你在国外生活,温哥华的气候那么好,你跑回中国去干什么?她说:
在国外工作,不足以完成一个中国古典诗歌教师的使命……人生各有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我追求的不是享受安逸的生活,我要把我对于诗歌之中生命的体会,告诉下一代的年轻人。很多人看到“岁月静好”这样的句子,便心生向往,于是在午后喝星巴克是“岁月静好”,情人节收到花是“岁月静好”,去网红景点打卡旅游是“岁月静好”……
而叶嘉莹的目的,从来就是让人从心灵深处,体会到“岁月静好”的真正含义,为此,她放弃了最浅表那一层的“现世安稳”。*在《朗读者》里这样介绍: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我们永远无从计算,到底有多少人受到叶嘉莹的影响,而爱上诗词,执教70余年,她的“再传弟子”都不止一代了。真正的桃李满天下!不过,相对于桃李之譬喻,相信先生更愿意用莲花来形容她的教学成果。出生在荷月,乳名为荷,一生与莲花结缘的她,经常用一首《浣溪沙》向世人诉说她坚持“诗教”的决心——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调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埋藏在泥土中的古莲子,沉睡千年,犹能发出新芽,开出莲花。“诗教”之途,道阻且长,但只要溯洄从之,终能接天映日,十里飘香。
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恭贺叶嘉莹先生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主题诗会主题:恭贺叶嘉莹先生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体裁:绝句、律诗、古风、词(每人限发两首)时间:即日起至2月28日要求:作品要求为原创,请将作品在此贴评论区留言发表奖励:我们将选出佳作在“诗词中国诗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