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志峰:“老外晕倒无人相助不属实”有点牵强
上海地铁回应老外晕倒车厢:无人相助不属实。日前,有媒体报道称,8月9日,上海地铁2号线上一老外乘客在座位上晕倒,周围乘客无一相助,反而蜂拥冲出车门,引发友热议。然而,从上海地铁运营方证实,实际上,乘客当时慌乱是由于情况突然,反应不及,但当列车进站后,跑出车厢的乘客立即到站台寻求站务员帮助,站务员亦及时上车对外籍乘客进行救助,“无一人相助”并不属实。(8月21日《北京青年报》) 我觉得上海地铁的这个回应有点牵强。从现场的情况看,当老外晕倒时,乘客们均迅速逃离车厢,确实无一人伸出援手。至于列车进站后有乘客到站台寻求站务员帮助,如果非要说是“相助”似乎也勉强说得通,但如果严格来说,现场相助和向站务员反映,无疑是两码事。按照常识,有人晕倒,第一时间救助才最有效,等到列车进站再让别人施救,很容易贻误时机。即使乘客中没有医务工、无法对晕倒的人实施科学救助,有人守护在旁也能减小病人出危险的可能,比如摔倒、因躺姿不正常而窒息等等。幸亏当时老外的情况不严重、自己苏醒,否则在站务员赶到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不知道已经出了什么事。 我个人对此事的看法是:老外晕倒,乘客或出于对可能存在传染病的担心,或出于对可能遭遇“扶老人被讹诈”之类的担忧,或干脆是随大流,都选择了逃出车厢,无人伸出援手,也无人将老外扶起。这里边确实有“情况突然,反应不及”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折射出了一些问题:一是某些社会现象确实影响到了社会风气,造成了“跌倒老人扶不起”等反常现象;二是大多数人急救知识欠缺,不能给亟需帮助者提供及时的救助。 上海地铁方面非要在某些小细节上较劲,将该新闻定性为“不属实”,我估计,除了自己面子上好看之外,或许还是为了维护上海甚至中国的良好形象——毕竟事情涉及到了外国友人。可是,不管换个什么说法,问题毕竟还是存在的,有的还升级成了一种“现象”。我们对此无须遮遮掩掩,更无须讳病忌医。正视问题,不回避、不巧言辩解,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媒体对社会问题和某些不好的现象进行报道,无疑会起到引起社会重视和反省、以便对症下药的作用。窃以为这也是对国家形象的维护,也是传递正能量。 乔志峰
: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