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莲花,大家是不是都想到了夏日池塘。每每一出莲花池,都像是一幅幅令人放慢脚步愿意逗留一会停下来欣赏一番的图画。古代诗人词人对莲花的描述可以说是多的数不过来。对莲花的描写非常出名的句子也有不少。比如说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再比如说同样是宋代的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还有北宋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人,濯清涟而不妖。每位诗人对描写都各不相同,尤其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表达了对莲花的深深喜爱,他究竟有多爱莲呢?
周敦颐是北宋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开创了宋明理学,程颢、程颐都是他的学生。周敦颐一生为人刚正不阿,品行如一,胸花坦荡。就像他《爱莲说》中所写一样,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周敦颐早年经历也是不幸的。小的时候父亲去世,他是由母亲和母亲的娘家拉扯大的。由于自身懂事知上进,周敦颐担任了南昌的官吏。在他途经庐山的一片莲花池时,那亭亭玉立的莲花将他深深吸引,让他难以控制自己对恬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限遐想。他面对着这一大片的莲花池,不禁有感而发,写下了歌颂赞扬莲花的《爱莲说》。
周敦颐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很强社会责任感的官员,他虽然不是身居宰相这类的手握重权的大官,但是他在为官期间一直兢兢业业,可守本分。为生民立命,把自己的所学,全部用于如何让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上。他的这些为百姓思考、为百姓而忧的做法,都让当地百姓深受感动,因此深得百姓爱戴。
周敦颐之所以爱莲,不仅仅是因为莲花的漂亮清丽,更是因为莲花从湖底的淤泥中生长出来,还非常的干净,就好像他虽然从普通的乡间世俗之中生长,身为鱼龙混杂官员之中的一个,却并不苟同与他人。不沾染别人不好的东西,而是保持自己那颗干净的心,就像莲花那样不染污物。喜欢莲花的香远益清,也是
对自己的一种长久期望,希望自己能够像莲花一样始终保持高洁,留下美名,深受爱戴和尊重。
所以所周敦颐在莲花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爱莲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定位和喜欢,他有多爱这样优秀的自己,就有多爱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