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跟随笔者的笔触,走进莫高窟第76窟精美的壁画,来了解“步步生莲”的故事。莫高窟76窟最初为唐窟,宋元时经过重修,由于窟室位于崖面底层,下半部壁画遭到水浸,毁损严重。在门南北两侧是宋代绘制的两排《八塔变》,其中最清晰可辨的就是“步步生莲图”。
故事画面呈圆券形,
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遮蔽了画面顶部蓝色的天空,
树上硕果累累,
树下一身头佩华贵头冠,
项戴项饰,
臂套臂钏的贵妇人站在莲花之上。
这身人物在整幅画面中最为高大,
上身裸露,
下着短裙,
原来对人物上过色,
经过千年颜料的色变和氧化,
现显示出灰黑色的身影。
她扬起右手,
似乎想要攀折树上翠绿的树叶,
但她的眼睛却盯着下方的一个孩童。
小孩不着任何衣物,
亦站立在莲花上,
一手指天,
一手指地。
天际间有一团祥云,
上部有一天女散花,
一神龙洒水,
两侧分别站立着
一身菩萨、一身侍女,协侍左右。
画面以蓝色打底,以绿色居多,是典型的宋代绿壁画的特征,构图简洁,布局优美,是同一时期壁画设计的新作。这幅画面是根据《修行本起经·菩萨降生品》记载绘制的,经文中讲到:
…行七步,
举手而言:
“天上天下,唯我为尊!
三界皆苦,吾当安之。”
应时天地大动,
三千大千剎土,
莫不大明。
释梵四王,
与其官属诸龙鬼神阅叉揵陀罗阿须伦,
皆来侍卫。
摩耶夫人张开手臂,想抱一抱自己的小宝宝,可这个孩子刚生下就睁开了眼睛,当即欢快地站了起来。他走了七步,每走一步,脚底就出现一朵莲花,站定之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到:“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这时,大地震动,帝释、梵天以及其他诸神,都来护卫小太子。
步步生莲在佛教中作为佛的圣行而广为流传,莲花是佛教中最常见的持物,就是因为释迦牟尼在降生之时的“步步生莲”,从而诞生了净土宗的“莲花化生”信仰。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士大夫也开始喜欢上了莲花,如周敦颐在《爱莲说》里讲到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在目前保存下来的描写莲花的诗词中,以唐代温庭筠的《莲花》最具禅意,摘录如下:
绿塘摇滟接星津,
轧轧兰桡入白草。
应为洛神波上袜,
至今莲蕊有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