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生长环境 » 藏在故宫里的纹样
TUhjnbcbe - 2025/2/17 19:35:00

中国纹样,自古以来就美得惊心动魄,在蜿蜒曲折的纹路里蕴藏着东方的想象力。

纹样也使得古老的东方文化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故宫是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权利中心,聚集了手艺家们的精心创作的纹样成果。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发蓝”、“法蓝”,是由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

珐琅是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分别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依其珐琅工艺的不同做法,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为色彩缤纷,莹润华贵的珐琅制品。

依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元代珐琅

掐丝珐琅于元代引进,明代开始生产和使用。元代的珐琅釉色有白、浅蓝、蓝、红、墨绿、草绿、赭、黄、紫等色;造型和图案风格,多是按照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制造而成,器型简单朴素,掐丝比较匀整,镀金较厚,至今仍很光亮。装饰花纹多以缠枝莲为主,也有缠枝葡萄纹和折枝花青纹等。构图以对称的图案装饰为主,舒朗流畅,给人以生气勃勃的美感。

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三环尊

尊颈两侧为珐琅镀金双兽耳,肩部凸起为三兽首衔珐琅圆环,下承是铜镀金三翼兽足。以浅蓝色珐琅釉为地,并装饰掐丝珐琅花卉纹。

口沿与肩部分饰垂云纹,垂云纹内填紫地花卉;颈部与足部分饰葡萄纹和蕉叶纹;腹部以紫、白、黄、红、白、黄色六朵缠枝莲作主题图案。

底有凸起镀金双龙环抱镌阳文“大明景泰年製”。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首足炉掐丝珐琅缠枝纹三足炉

明代珐琅

明代设立了御用监,专为皇家制器。

此时珐琅的特点也还保留着元代珐琅的特点,釉色、花纹和元代并无太大的差别,勾莲纹仍保留着饱满、肥厚的特点,但缠枝花卉的叶子相比元代变得更小一些,作品风格简单朴素。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朝冠耳炉明早期

炉通体以天蓝色珐琅釉为地,以红、黄、白、宝蓝、绿色填饰花纹。腹部饰八朵舒展饱满的缠枝莲花。盖面以弦纹为界,饰花卉、云纹各一周。三足饰镀金兽面纹。炉色彩纯正艳丽,纹饰对称规范,镀金厚重。

明代掐丝珐琅勾莲纹贯耳瓶掐丝珐琅葡萄纹绳耳炉掐丝珐琅菊花纹螭耳直颈瓶

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凝聚着创作者的生活情感、带着泥土的芬芳,留存着创作者指尖艺术的文化。

它用精彩的线条,无声的勾勒出一个个动听的故事,记录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描述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变迁。

无论是皇家贵族或是平民百姓,陶瓷的身影静静的流淌在华夏民族的长河中,包含了中国人深沉婉约、融于自然,却自又慷慨激昂、粗犷豪迈的情怀。

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

壶的通体以青花装饰。盖顶绘以菊瓣纹,流上绘火珠纹,柄上绘银锭、宝钗等杂宝纹。壶身绘凤穿竹石莲花纹。圈足外墙绘卷草纹。执壶造型规整,釉面匀净,青花发色纯正艳丽,弥足珍贵。

青花海水江崖纹香炉青花缠枝牡丹纹军持青花枇杷绶带鸟纹花口盘

古人们用器物保留纹样的美,而今天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一份美用现代的人方式继续保存和传承下去。

纹藏,传承纹样之美

▼名称:釉彩大瓶上的纹样编号:GGTC来源:瓷器年代:清乾隆

▼单独纹样

▼细节大图

▼线稿

▼色板

▼名称:掐丝珐琅兽面纹编号:GGFL来源:珐琅年代:清中期

▼单独纹样

▼细节大图

▼线稿

▼色板

1
查看完整版本: 藏在故宫里的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