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佛教,很多人就会想到“阿弥陀佛”这个佛号,尤其是影视剧里只要有和尚出现,开口必会说“阿弥陀佛”。那么你知道“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吗?阿弥陀佛
在念诵佛号的时候,“阿弥陀佛”前面一般要加上“南无”二字。事实上,很多人会念错“南无阿弥陀佛”。“南无”的"南"并不读“nan”这个音,“无”也不读作“wu”。这个词语的正确读法应该是“namo”。“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嗱谟,亦译作“南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阿弥陀佛”是Amitābhā的音译。
“阿弥陀佛”本是梵文音译,这里的“阿”就是“无”,“弥陀”是“量”,佛即代表大智慧、大光明、大寿命。合起来即“无量光”、“无量寿”、“无量佛”。阿弥陀佛被称为“大慈悲父”,他在过去世因地修行时就发下大愿,要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广度无边受苦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广为称颂。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之所以会如此盛行,离不开佛教的一个分支——净土宗。阿弥陀佛的信仰就是净土宗的核心观点。《佛说阿弥陀经》云:“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道绰和善导是净土宗的创始人,道绰因见到记载昙鸾的碑文而改宗净土,专念阿弥陀佛,教人以豆或念珠记念佛次数,认为只有凭借愿力才能往生西方净土。净土宗主张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
除了“阿弥陀佛”,佛教还有很多常常念诵的佛号。其中比较著名的当属“观音心咒”,它是佛教文化里的“六字真言”,又称六字大明咒、嘛呢咒,一共六个字“唵嘛呢叭咪吽”。翻译过来就是“像莲花一样的出清净不染,与其清净智。”这六个字的分别为:“唵”象征智慧,“嘛”象征慈悲之心,“呢”象征身、口、意、事业、功德,“叭咪”象征大乐,“吽”象征悲心。
说完了佛教的佛号,那么你知道道教的口头禅又是什么呢?是“无量天尊”、“无量寿佛”吗?
在历史上的很长时间,佛教与道教都经历过兴盛和衰败,其中佛教还历经了“三武一宗灭佛”的悲剧。即便如此,当今社会的道教似乎走向了衰落,远没有佛教文化的影响广泛。就像人们去道教宫庙里上香祈福时,大部分人都会用“双手合十”的拜佛手势,殊不知道教承袭华夏传文化,在礼神时用的是拱手礼,又称“抱拳礼”,左手包右手在道教寓意着负阴而抱阳,其中又蕴含五行,内掐子午诀,外呈太极图。
就连道教的口头禅也是一样,甚至还有“无量寿佛”的误解。道教并无“无量寿佛”这种佛号,反而有一句祝福语“无量寿福”,道教的正一派有“三无量”一词,三无量即:无量观,无量寿,无量福。“无量寿福”可以理解为祝福别人多福多寿。
此外“无量天尊”也是错误的说法。“无量”是虚指的数量词,指的是难以计算,指数量极多;“天尊”是道教神仙体系里对地位极高的神祇的一种尊称。单说“无量天尊”是不对的,要在前面加上“福生”二字,“福生无量天尊”的意思是“福报来自于上天无数的天尊”。
除了“福生无量天尊”,道教还有“玉皇赦罪天尊”“雷声普化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等等口头禅,主要都是天尊的圣号。“玉皇赦罪天尊”即玉皇大帝的圣号,玉帝掌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阴阳祸福。道经认为,至心持念玉皇赦罪天尊圣号,便能感通玉皇,念诵之人,可证十二种妙道真身。“雷声普化天尊”即道教雷祖的圣号,《玉枢宝经》有云“若未来世,有诸众生,得闻吾名,但冥心默想,作是念,言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或一声,或五七声,或千百声,吾即化形十方,运心三界,使称名者咸得如意。”太乙救苦天尊誓愿救度一切众生,并且具有天界考核群仙、人界寻声救苦、冥界救拔亡魂的三重功能,世人念诵“太乙救苦天尊”名号,太乙救苦天尊就会随声应化。
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