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没,谭松韵+钟楚曦+罗晋三位“当红”的一部电影准备要被“技术下线”了。
《八月未央》上映于4月16日,本来票房就不好,到现在只有万,结果4月28日发行方突然宣布,5月4日起《八月未央》将会进行所有版本的“全国技术性下片”。
网友们表示涨知识了,第一次听说“技术性下片”,这到底是啥东西?
有调侃“因为太糊所以打算择日重新上映”,有吐槽“难看到爆炸”,也有网友认真的回复“是为了修复剧情对观众智商造成侮辱的剧情,被迫下片”,听上去是不是觉得这个电影还挺良心的,上映这么久了还惦记着修补剧情,其实完全不是想象的这样。
这个委婉说法,《八月未央》的发行方华夏电影已经不是第一次使用了,之前有无数他们发行的国产雷片最后都是“技术性下片”
比如19年这一部糊穿地心,在豆瓣连个评分都没有的《你好现任》
所以现在就可以知道,《八月未央》被下片的真实的原因就是,实在太烂了啊——与其在准备到来的五一档期里,被其他影片“排挤”得不剩一点面子,还不如早点下片卖给视频平台,反正在院线也赚不到什么钱了。
本来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值还是蛮高的,出自“青春伤痛文学”大师安妮宝贝的手,也是近年继《七月与安生》后第二部改自安妮宝贝小说的电影,有了前者的惊喜,加上主演阵容还不错,许多人以为《八月未央》或许复制成功,以后说不定还会有“九月、十月……”的电影出来,但没想到,这才改编到第二部就翻车了。
小说《八月未央》是年出版的,曾经那一代少男少女最喜欢看的“矫情、疼痛、三角恋、迷惘和青春”等元素混杂在一起,让这本书成为了许多人“课上偷偷看,课间默默流泪”的青春回忆,因此也被五万多读者评了7.5分,算是不错的分数。
反观这部改编的电影,分数阶梯是一个大大的L型,居然只有3.8的超低分,难怪安妮宝贝看了都会“流泪”。
电影上映后,虽然安妮宝贝已经改名为“庆山”,正在努力改变自己“伤痛文学大师”的写作风格,但还是第一时间来给自己的旧作捧场,随后在她发布的长串影评中,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出,她是不满意的。“电影没有达成平衡,强的更强,弱的更弱”。
这部电影强的地方很明显,一个就是钟楚曦的颜值能打,从《芳华》到现在,靠着冷艳精致的五官和高挑的身材,钟楚曦已经担任过好几部作品的女主了,在《八月未央》里,她饰演的女主角未央是一个沉默寡言,城府极深的美女。
其实电影里她的这个人设很不讨喜,内心阴暗自私、全程都是一张苦瓜脸,直到最后自己的女儿出生她才终于露出一点笑容,对比女二号谭松韵一如既往的“阳光率真,活泼可爱”人设,真不知道男主是怎么移情别恋的,也许就是冲着她漂亮吧。
而谭松韵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也挺让人无语的,要知道,刚刚凭借电视剧《锦衣之下》大火的她,去年还获得了华鼎奖的中国古装题材电视剧最佳女演员,也算得上一个小“视后”。
但从她比较拿得出手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从《最好的我们》、《锦衣之下》这些高分作品,到现在这部“扑街”烂片,谭松韵的表演风格一直没变过,从来都是一个“活泼开朗,天真直率”的可爱少女,可是拜托,她也已经31岁了,总不能“一个形象”演到老吧。
尤其是到了这部电影里,和长相冷艳的钟楚曦一比,她还是“学生头”加上不变的少女性格,气场上就已经输了。
而且从她在电影里的表现可以看出,从小荧屏到大银幕的转换,谭松韵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因为前者节奏缓慢,有几十集“注水”的剧情留给她慢慢展现自己的可爱和调皮,但在电影里只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不仅要讲清楚剧情的来龙去脉,还要充分展现人物的性格魅力和负责个性,纵使是“视后”谭松韵也栽跟头。
而且电影和电视剧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滤镜,电视剧里可以用几厘米厚的滤镜给演员调出最明艳动人的好气色,但电影不行,大银幕可以把每一个毛孔都放大在观众面前,而已经超过30的谭松韵少女感多少已经缺失,在这部电影里,连鱼尾纹都看到了。
但是,单单只是主角演技的不给力,还不足以构成这部电影的“烂”,更大的槽点还是在于剧本身上,《八月未央》不仅没能成为下一步《七月与安生》,还因为太多“恶俗”的剧情,被全网狂喷:别碰瓷了!
为什么同为安妮宝贝的作品,也同样打着“青春疼痛文学”的旗号,《七月与安生》就能获得成功,而这部《八月未央》就烂到不行?其实两者本质上都是讲了一个劈腿和三角恋的故事,也都有着类似的“车祸、怀孕、堕胎”这些古早味苦情套路,但前者能够用一些恰到好处的改编打破这个套路化的公式,从而在疼痛文学的外壳下孵化出一些突破常规的亮点。
比如《七月与安生》中七月渴望最后因为渴望获得安生一样的自由,选择了用苦肉计“逼”家明悔婚,这一举动,就让她瞬间区别于一般“苦情戏女主”的没脑子,这个剧情其实是电影的改编,原著里没有,却成功赋予了七月一个有追求、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物。
反观《八月未央》,这部电影最大的改编就是删掉了一些展现未央内心阴暗面的情节,以及一些不适合呈现在大银幕上的“诡异和颓废”,结果改编之后,不仅让未央这个人物显得“没头没尾”,完全弱化了她悲惨、复杂的成长经历给她带来的影响,让她的忧郁显得特别矫情,但要说不进行这种改编吧,也不行,因为过不了审。
但删去了一些黑暗情节的同时,《八月未央》其实也完全给电影加一些正面的东西,比如”阳光向上“的乔在得知闺蜜男友双双背叛自己后,选择了用自杀成全对方,而且还是通过“在浴缸里割腕,血和水交融在一起”这种矫情做作到不行的方式,不知道会引导多少青春叛逆期的无知少女,实在是大可不必。
当乔得知自己惨遭抛弃的时候,站在观者的角度,最爽的剧情走向要么是“黑化”复仇成为“姐就是女王”的大女主,要么就是淡然放下一切去追寻自己的生活,把《八月未央》里乔的做法实在令人迷惑,直接让她变成了一个“白莲花爱情圣母”,看得窝火的观众又怎会喜欢呢?
而罗晋扮演的这个“渣男”朝颜,在编剧的“偏心”下有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原著里原本是两个女主的爱恨纠葛,朝颜只不过是未央操控的“工具人”,但到了电影里,他“渣与不渣”的选择却能直接决定两个女主的命运,活生生把一部女性视角的题材变成了“大男主”,难道是为了取悦男性观众?
最惨的还是谭松韵扮演的乔,朝颜在改编后获得的发挥空间就是从她这里压榨出来的,全片几乎没有一句以她视角出发的叙述,永远都被人牵着鼻子走,说是最强“傻白甜”也不为过。
海报上的那句“春暖花开用力去爱”,估计很多看完电影的观众只想说“呵呵”,这部毁三观又狗血的烂片准备要下片了,验证了它在影片口碑、市场价值双方面的失败,以后你还敢看“国产青春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