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佛教中有代表孝道的地藏王菩萨,有代表慈悲的观音菩萨,有大智大慧的文殊菩萨。更有大行解行合一的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
普贤菩萨的形象非常好辨认。在寺庙之中,普贤菩萨头戴着五佛冠,全身金色,右手持着莲花或如意,安详地坐在一头六牙白象的身上。白象代表是愿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智。佛教称六牙白象为菩萨所化,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普贤菩萨也曾发下十大愿望,要让众生世界恶意与烦恼全部终结,人人过上极乐世界的生活。
关于普贤菩萨的身世,佛经里说法不一。莲华经说,所有如来的长子名号,都可以被称之为普贤。在婆娑千大世界之中,有无数的如来,便会有无数的普贤菩萨。悲华经则认为普贤是转轮王的第二个孩子,和观世音菩萨同时成佛。小成经说普贤是妙庄王的女儿,从典经中看,不仅弄不明白普贤菩萨的身份,就连他的性别是男是女也不好确。所以,普贤菩萨的造像有时为男,有时为女,有时则半男半女。唐朝以前,普贤菩萨的造像都为男身女像,宋朝以后又多为女身女像。
普贤菩萨的道场是四川峨眉山
明朝人胡安世所著的《译讹赖宗教记》里,记载有关于普贤菩萨与峨眉山的故事。相传东汉永平六年,一个峨眉山的隐士在山上采药,偶遇一只白鹿。这只白鹿踏过的地方,形成一片片莲花明亮无比。
每次踏步都会带来祥瑞之事,也是心中惊奇。于是便上山追寻,直到跟着那头白鹿来到了山顶。到了山顶之后,只见那白鹿踏空而起,身形周围散发着金光,直到隐藏在白云之中不见了。那隐士将这件奇事讲给一个得道高僧听,高僧沉默良久告诉那隐士,这白鹿乃是普贤菩萨显像,希望以此祥瑞帮助众生。从此,僧人们开始在如今的峨眉山上修建寺庙,这峨眉山也逐渐成为了普贤菩萨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