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吟诵,声声入耳;一袭白衣,翩翩起舞。10月16日上午,第35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拜谒诗仙仪式在当涂大青山脚下的李白文化园举行。
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李芳民发表了诗意满满的致辞,表达了自己对诗仙李白的无限敬仰。
致辞全文如下,一起来看:
在年当涂拜谒青山李白墓仪式上的致辞
李芳民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一千二百六十年前,也就是大唐代宗皇帝即位后的宝应二年(,此说阎琦先生首创,为安旗先生主编《李白全集编年笺注》所采),一位才华横绝一代、声名辉映千古的天才诗人,在当涂的采石矶畔离开人世,殡于龙山之东麓;五十四年后,也就是大唐宪宗皇帝即位后的元和十二年(),一位名叫范传正的地方官员,在访知诗人临终遗言志在青山后,乃躬相地形,将诗人之玄堂,重移于青山之阳。这位天才诗人,就是被誉为天上“谪仙人”且备受后世崇仰的大诗人李白,而青山之墓冢,就是我们将要拜谒的这座“唐名贤李太白之墓”。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千余年来,历史如滔滔江河,冲去了多少风云人物,但是,李白和他所创作的诗文,却如悬诸苍穹的日月星辰,与天地而同在,共时光而久长。究其原因,就在于蕴天地之灵秀、萃日月之精华的天才诗人,以其宏伟的抱负、博大的胸怀、高洁的人格,为世人唱出了优美与崇高兼具、流丽与自然并美的天籁之音。从他的诗文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情怀、爱自然、尚自由,反抗权贵、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的高洁灵魂,一个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伟大诗人的身影。
他,关心社稷苍生,希望把自己的才华,奉献给他的时代。因此他在青年时期,即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当国家处于危亡之际,他忧心如焚地悲吟“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而当国家转危为安时,他则兴奋地歌唱“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衰暮之年,他还欲为国效力,发出“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的誓言,终因病体难支,无奈“半道谢病还”。可以说,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虽曾有过“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慨叹,却始终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最后他如冲天的大鹏,本期高飞图南,不幸却中天摧折。
他,热爱大自然,“一生好入名山游”。因此,祖国壮丽的山河,大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吟咏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遂脍炙人口;他歌颂长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则豁人心胸。他欣赏华山的险峻,谓它是“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他热爱庐山的秀丽,称道“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他曾游金陵、下扬州、登泰山、上天台,东涉溟海,西入咸秦……他以神奇的诗笔,为山水留影写照,祖国壮丽的山川,因为他的诗句而有了灵魂。
他,崇尚自由,追慕“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游侠,赞赏他们“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的豪气。他不向邪恶低头,面对黑暗势力时,敢于发出“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的呐喊。他蔑视权贵,故而有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千古高唱。
他,“存交重义”,故能为友人之死,“禫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他爱他的儿女,曾因思念之苦而“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他爱自己的妻子,因未得家书,而“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他富于悲悯与同情,故看到“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的战争惨景时,便向统治者发出了“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警告。
他精神中的这一切,涵养了他的人格,而他的人格,又升华为他壮丽的诗篇,他因此而创造了中国文学的诗歌奇观。他的作品,展现了对真善美的憧憬;他的精神,则超越了他的时代而指向未来。也由于此,他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崇敬与爱戴。我们今天来到青山拜谒,也正是为了传达这千余年以来赓续不断的对中华民族伟大诗人与文化精英的敬意与情思。
让我们掬一瓣心香、献一束鲜花、奠三杯清酒,以此来表达我们对他的无限敬仰与追慕!
谢谢大家。
好文推荐:
原标题:《全文来了!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的致辞,诗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