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国强
梅兰荷竹菊都是中国诗词里的常客,她们也是好朋友,常常一起出现。当她们联袂而来时,往往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给我们带来赏心悦目的美妙意境。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下那些双姝并艳的诗句。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王维《山居即事》
山上的新竹青翠欲滴,还挂着淡淡的霜粉,池中的莲花已经开始凋谢,瓣瓣红衣随风飘落。
这首诗是王维隐居辋川别业所作,写的是山中事,抒的是心中情。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而且堪称山水画的鼻祖。他是以画家的视角来观察、欣赏大自然的,这就如同现在的摄影师,总能捕捉到小事物中的大世界,然后运用光影调节、拉长,形成一种灵动的画面。新竹含粉,红莲凋落,这种普通的自然现象,在王维笔下被放大、放慢、渲染,最终化作永恒的诗情画意。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晚风掠过莲丛,送来淡淡清香,露珠滑落竹叶,传出滴答清响。
孟浩然也是唐代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和王维并称王孟,同时也是好朋友。他的山水诗比王维的山水诗少了一分禅意,却更加清新自然。他是真正的隐士,与王维的心隐略有不同,所以诗歌风格才各有千秋。诗仙李白是他的狂热粉丝,曾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诗句。这一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写出了清香之逸韵,清籁之灵机,生动传神,妙不可言。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竹色映入清澈见底的溪流,渲染出一泓青碧,荷花冒出明净如镜的水面,散发出阵阵清香。
李白的诗大气磅礴,但也不乏清新出尘的诗句。“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就是这样的惊艳之笔。短短十个字,动静结合,将光影变换到了极值,流动的色,凝滞的香,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活色生香。与之相比李渔的“竹径风声籁,花溪月影筛”虽然也小有意境,却没有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功力。
新竹侵幽幔,疏莲散远汀。
——陆游《北斋》
窗前新竹婆娑,影画幽幔,远处莲叶田田,碧点水岸。
陆游的山水诗擅长移步换景,寓情于景,比如最出名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时代背景以及人生经历,他的山水诗往往不是单纯的快意自然,而是饱含深沉情愫。这句“新竹侵幽幔,疏莲散远汀”就是他典型的风格,虽然远近切换,意境优美,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幽淡的色调,这也是诗人的心境。
藕叶度清气,兰花留晚芳。
——汪晫《次韵梅中》
藕叶清气勃发,兰花余香缭绕。
汪晫是宋代词人,知名度不高,这首《次韵梅中》也只有一句“藕叶度清气,兰花留晚芳”被人熟知。藕叶二字既接了地气,又突出了清气,晚芳二字看似平淡,实际上意蕴悠长,再加上“度”“留”二字的妙用,自然质朴,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赵嘏《长安晚秋》
篱笆旁紫色的菊花半开半含,娴静恬然,水渚边红色的莲花纷纷凋落,愁云惨淡。
赵嘏是唐代诗人,《长安晚秋》是他的代表作,因其中一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被称为赵倚楼。诗人在萧瑟深秋,怀乡望归,心情未免凄凉。这句“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写的是景,也是心情,菊是心情,莲也是心情。这种心情与王维的“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是完全不同的。
何当与春日,共映芙蓉池。
——吴均《梅花落》
如果能到春日,朵朵梅花落入池塘,与池中芙蓉交相辉映,那该多美啊!
吴均是南朝文学家,擅长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自成一家,被称为“吴均体”。这首诗写的是梅花飘落的景致,格调不算太高,却别出心裁,非常有意趣。全诗是:“终冬十二月,寒风西北吹。独有梅花落,飘荡不依枝。流连逐霜彩,散漫下冰澌。何当与春日,共映芙蓉池。”最后一句写的是美好想象,梅和莲这两种唯美元素碰撞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浪漫意境。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王庭筠《绝句》
清瘦竹影和着诗意,扑鼻梅香伴我入梦。
王庭筠是金朝的文学家、书画家,在当时“文采风流,照映一时”,这首《绝句》是他的代表作。诗人用最瘦的诗,写出了最美的意境。“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立意新奇,情景交融,堪称妙手天成。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