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论坛

首页 » 生长环境 » 常识 » 改出一片新天地
TUhjnbcbe - 2024/6/7 20:25:00
中科医院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惠农政策如春风化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触动的是集体经济、乡村人才、乡村文化、生态环境、基层党组织等领域的改革发展和建设。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村人口有增有减,有进有出,但集体资产的权属几乎未动。产权归属不清、成员界定不明、受益分配不顺……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个个都是“硬骨头”。

改革关键是让老百姓受益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什么?

“平时是个本,急时能救命!”提到确权好处,碧江区坝黄镇龙井村花卉种植大户肖学文感慨道。

肖学文是碧江区坝黄镇花卉种植大户,在花卉基地处于扩大规模需要大量资金时,肖学文用土地承包证作抵押,获得了5万元贷款,为他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

“农民靠田过日,土地看得很重,交给别人去种,谁知道以后算谁的?土地有了身份证,就像吃了定心丸,心里踏实!”昔日靠低保度日、今朝靠跑山鸡致富的碧江区滑石乡老麻塘村农家汉子龙启才的朴实话语,浓缩了土地确权给农民带来的实在好处。

“过去,山只是山,现如今,山就是财富,就是收入,每个村民都有份儿,大家伙儿都有使不完的劲。”

……

这是碧江区先行先试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生动缩影。

时间追溯到年底,为使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实现小康梦,补齐率先同步小康短板,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在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碧江区结合实际,在铜仁市率先推行农村“四权”(即: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产权及林权)确权工作,吹响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冲锋号角。

激活“沉睡资源”。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还权赋能”为核心,通过明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产权及林权,改变农村资源因无“身份证”不能进入交易市场的问题,农村“死资源”变成可流通、可转让、可交易的活资产,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实现“绿满碧江”。以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积极推行“先造后补”造林模式,对造林主体实施“包苗、包栽、包活、包管、包成林”责任制。

构建交易平台。搭建区、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为需要流转土地、林地的农户进行登记备案,同时为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提供交易信息、法律咨询、技术指导“一站式”服务。

在四权“确权”的基础上,碧江区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大对企业和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打造了“土地流转收租金,入股企社享利金,进园打工领薪金”的“三金”增收新引擎,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碧江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做法经验被中央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并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的多次肯定性批示,年4月,碧江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方案通过省级论证。

改革重点是让集体土地赚钱

“我们现在不叫村民叫股民,每年稳稳地有几千元收入,年终还能分红。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村集体富了,我们村民也跟着富了,我们在家每年也能拿到集体经济分红。”今年71岁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荣光村村民郭生定高兴地说。

连日来,在木黄镇新民坝区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当地群众刚装运好遵义采购商的一大车蔬菜,又忙着将收割的莲花白装运至广东采购商6.8米长的货车上。

“我家有十来亩地租给公司办蔬菜产业,自己就在蔬菜基地上班,一天挣一百块钱,还可以照顾好家庭,村里发展产业确实好。”郭生定把自家土地流转给公司后,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像郭生定一样,蔬菜基地周边还有新光、荣光、乌巢三个村的户群众也把自家土地流转了出来,依靠蔬菜产业实现了稳定增收。

“前几年只知道守着土地,现在不仅有地、有集体股份、还有打工的收入,日子过得更有奔头了,真是打心眼里感谢党的好政策。”望着不断变好的生活,村民们纷纷感激的说道。

近年来,铜仁市紧扣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立足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

加强顶层设计,铜仁通过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助推精准脱贫的指导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各区县每年要整合项目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扶贫、国土、发改、金融等部门要落实好用地、金融支持等政策,同时,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绩效考核、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等方式,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保障。

增强发展动力,通过探索在村建立联村党委、在龙头企业建立党支部等方式,优化组织设置;积极创新“五个一批”方式,选聘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到村工作,选派农业专家、驻村书记和驻村干部到贫困村驻村帮扶等措施,为产业发展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人才保障。

此外,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奖励村干部机制,不断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壮大发展实力,通过因地制宜推广资源开发型、盘活存量型、异地发展型、产业带动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创收型、市场经营型、旅游引领型“八型”模式,推动资源有效盘活、产业发展壮大、村企互助共赢。

截至年1月,铜仁个村(社区)均有集体经济积累,其中,有5万至万元积累的村个,万至万元积累的村个,万元以上积累的村38个。

金融加持确保改革持续放光芒

产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也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创新农村金融改革是一场攻坚战,需要智慧和勇气。

“凭土地的流转合同、经营权证、农户同意即可申请相应额度贷款!”德江县农民靠土地流转、转让、抵押、贷款获得资金改造猪舍、购买农资,除放款快,利率更比商贷低!

为破解农村金融困境,德江县抓住中央关于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机遇,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上进行积极探索,多方搭建融资平台,健全完善信贷机制,启动10个24项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内容,先后推出农村“三权”抵押、中小企业“三品三表”信用考核贷款办法,着力破解“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在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上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年4月18日,德江县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验方案通过省级论证。

在改革中,德江县积极找依据、建制度、求创新,切实破解有关难题,率先在该县煎茶镇、复兴镇启动“三权”(土地经营权、房屋和宅基地产权、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符合实际的制度设计,出台了《关于开展“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三权抵押贷款风险防范和处置预案》,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分别颁发了关于农村林权、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民房屋等4个抵押贷款管理办法。

年9月20日,对德江县煎茶镇的农民卢秀萍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经过价格认定中心的评估,卢秀萍用自家的宅基地作抵押,在德江农村信用社获得25万元贷款。

提起这笔贷款,卢秀萍高兴地说:“我自己办了个养鸭基地,鸭蛋都卖到附近的皮蛋厂,效益不错,我一直想贷款扩大养殖规模,但是因为农村房屋没有产权证,信用社没法批,小额信贷最多也只能贷5万元。这下好了,我用宅基地抵押贷了25万元,可以再买一批鸭子,饲料的钱也有着落了。”卢秀萍打算先扩建养殖场,再扩大养殖规模。

卢秀萍的这笔贷款,是德江县银企合作启动“三权”抵押贷款的结果。9月17日,德江县率先在全省启动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德江县政府与贵州省农村合作社签订银政合作协议,通过县政府抵押担保,农户可以“三权”抵押,从农村合作社获得贷款。

林权、房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广大农民祖祖辈辈积累的家产和其它不动产,如今终于可以抵押变成现钱了。

思路决定出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了铜仁一池春水,成果惠及民生,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本文来源:铜仁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改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