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不复发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北京,古为天子脚下,有五方杂居、三教九流,可谓是繁华中央。即便是在曾经交通极为不便的时候,京城的人们也能足不出户,就知九州奇珍。
说到北京,很多人都会想到二锅头,因为在北京,喝二锅头和喝豆汁儿一样,都是“京韵”的体现。
但如果要特地说说北京的酒,大部分人可就只知二锅头了。作为历史厚重的“七朝古都”,北京好酒又怎么会只有二锅头呢?
事实上,在老北京时期,有很多酒都是家喻户晓的存在,不少外地人去到北京,都会想尽办法带上几瓶回家,只是如今这些老酒,已经是千金难寻了。
1.通州老窖
如果问老北京最怀念的白酒是哪款,很多人都会说是通州老窖,它的消失,几乎是老北京心目中最大的意难平。
古代运河是京城的粮道,大批的南方优质粮食,都要在通州囤积,然后再运往北京,而它正产自于粮食富足的通州地界。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通州老窖就风靡整个京城,在市面上大部分的白酒还只卖一块多的时候,通州老窖就卖到了两块五,完全能够比肩当年的茅台、五粮液。
它在初闻时颇有清香的感觉,细品的话隐隐有酱香和浓香,口感十分独特。
可惜后来划县为区,它得到的扶持远远低于大厂,慢慢的也就退出了市场,但是它醇厚、绵软的口感却还是让无数老北京怀念至今。
2.北京莲花白
民国食客唐鲁孙先生曾在文章中写到:北平(北京)白酒,一定要喝二锅头,再不就是莲花白。
莲花白是最能够代表北京皇家文化的一款酒,因为在元清明三朝,它都贵为御酒。而且是唯一有考证、有完整传承的御酒。
虽然后来老北京喝到的莲花白已经不完全是最初的配方了,但它却依然拿了很多的奖项,甚至在60年代就远销海外,可惜这款酒也是命运多舛。
上世纪80年代,它叫“莲花牌”莲花白酒,后改名为“丰收牌”莲花白酒,没想到却与河南西峡县酒厂的注册商标发生了纠纷,并以败诉告终。
于是到了年,它又用“中华牌”御莲白酒注册了商标,由北京葡萄酒厂,也就是如今的北京龙徽葡萄酒厂进行生产,那一批的莲花白总量不足瓶。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瓶,居然成为了莲花白的绝唱!
历经了三朝的御酒,居然在不足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没了踪迹,从此京城再无荷香馥郁,想来实在令人痛心。
其实这2款酒在酒质上都是可圈可点的,巅峰时期也名扬四海。后来说是时运不济也好,说是倒霉也罢,但终归还是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对于老北京来说,那些承载了无数记忆,却最终消失的酒远不止上面2款,还有菊花白、北京大曲、燕岭春、华灯大曲等等。
细细想来,这些酒落得如今的地步,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宣传不善,在广告经济飞速发展的那些年里,它们被各种广告酒压得抬不起头,最终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弄丢了。
其实不是只在北京,直至今日,全国各地依然有很多的好酒都曾经或正在被宣传不善的问题困扰着。
像是河南的宝丰酒、湖南的武陵酒、山东的景芝酒等等,就连川贵地区的酒也未能幸免,四川的叙府大曲、江口醇,贵州的木台厚道酒皆是如此。
就拿木台厚道酒来说,它是茅台老厂长李兴发的弟子冯小宁的倾力之作,本身是师出名门,跟茅台也有不小的渊源,换做是其它的酒,早就要铺天盖地的拿出来宣传了,但它并没有。
不仅如此,它就连在贵州当地的宣传也少得可怜。
它如今在贵州,能成为广大酱友钟爱的口粮酒,靠得全是优质的口感,而这除了是冯老的功劳之外,和酿造工艺也是分不开的。
它采用了和茅台一样的的酿造工艺,光是酿造就要历时1年,期间要经历道工序才能成酒。而在最终面世前,它还需要经历至少5年的陈藏。
在时间的淬炼下,酒中的杂醇油、甲醇等有害物质进行了更加充分的挥发,所以它不仅有了更加柔和的口感,对身体的伤害也更小,饮酒时醉得慢,酒后也不会头痛。
这种酒因为没有宣传而居于一隅实在是最大的遗憾!
你还知道哪些品质很好,却没什么名气的好酒呢?评论区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