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需多少钱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bdfzz/281241.html印象中,觉得描写荷花的诗文数量特别多,而且名篇迭出,这些佳作深受人们喜爱,其中一些几乎人人都能背诵。
记得自己当年是那样被周敦颐的《爱莲说》所吸引,曾经一遍遍地朗读,一遍遍地默写,直至背诵得滚瓜烂熟;记得自己曾经是如何被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所震撼,下决心一定要把它熟记于胸。
相信,对于芸芸众生里的很多人来说,荷花都是美丽的化身与精神的寄托,而吟诵那些荷花诗文的经历又都是美好的记忆。
01
暑气炎炎正若焚,荷花于此见天真。
香房馥郁随风拆,笑脸妖娆映水新。
间叶浅深殷(音淹)似点,满池繁媚丽于春。
年年占得余芳在,几见当时步步人?
——(宋)朱淑真《荷花》
赏析:
首联“暑气炎炎正若焚,荷花于此见天真。”天真:天然之性、本性。
”暑气炎炎“也就是热气腾腾,热得让人感觉“正若焚”,就像有火在熊熊燃烧一样,可见温度有多高、天气是多么热了。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正好可以见识到荷花的“天真”——本性、天然之性。
那么荷花有着怎样的“天真”呢?答案就蕴含在颔联和颈联里。
颔联“香房馥郁随风拆,笑脸妖娆映水新。”香房:莲房,莲实的外苞。拆:裂开。拆在现代汉语里读阴平声,在古汉语诗词上用,是入声(陌韵,入声十一),属于仄声。馥郁:香气浓厚。妖娆:妩媚的样子。
荷花莲房散发着一阵阵清香,在风中摇曳膨胀;荷花花朵如一张张笑脸,鲜艳明媚,在水波映衬下愈发显得清新。在炎热的季节里,荷花的张张笑脸,莲房的阵阵清香,让人们感觉身心愉悦、神清气爽,这就是荷花的“天真”,也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
用“笑脸”来比喻盛开的荷花花朵,很生动,很传神,巧妙地画出了花朵那喜盈盈的姿态。“妖娆”一词在通常情况下多少有些贬义,在此处用以形容“笑脸”非但不觉其贬,倒是读出了比褒更美的韵味,由此可见汉语词语的魅力,同时也说明作者运用词汇的能力有多么高超。
即使天气如火烧一般炎热,也要以“笑脸”示人的荷花,这样的“天真”让人心动,难能可贵。
颈联“间叶浅深殷似点,满池繁媚丽于春。”间叶:隐现在荷叶之间。殷:赤黑色,此指深红色。
殷红的荷花花苞,隐现在翠绿的荷叶之间,颜色或深或浅,星星点点;那整个池塘繁华妩媚的景象,是一种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美丽。
颈联紧承上联,前句以荷花花苞入手继续描写荷花的“天真”,后句则作一个总结,总说荷花的“天真”给人们带来了“丽于春”的景象。
尾联“年年占得余芳在,几见当时步步人?”余芳:余有“末”的意思。荷花一般在群芳盛开之后才盛放,故有此说。几见:岂见、何曾见。步步人:指南朝齐废帝的潘妃。《南史》载:齐废帝宠爱潘妃,专门为她营建豪华宫殿,又凿金为莲花状,贴放于地,要潘妃在上面行走,说是“步步生莲花也”。
年年岁岁,荷花在众芳之后盛放如昔,何曾见过那步步生莲的人呢?
荷花应时盛放,是其天然之性,是一种本性,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尽管费尽心机,妄图人为地步步生出荷花,到头来终究是一场梦,那步步生莲的人也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泡影,谁又会看见呢?
02
赏读这首《荷花》诗,如果联系一下作者的身世,也许会对尾联有更深的理解。
朱淑真生于一个男女老幼皆能文墨的士族之家,其夫家身世虽不可考,但朱淑真在《春日书怀》一诗中,有“从宦东西不自由”一句,可见其夫家也当是读书仕宦之家,而非市井之民。
只不过读书仕宦之人并不一定都有诗人的清雅情趣,这就使得婚后朱淑真与丈夫志趣不合、夫妻不睦,最终导致其失意于婚姻,抑郁早逝。
知道作者的身世之后,再来读尾联,就会觉得,作者除了对“步步生莲”这样的妄想加以讥刺外,应该还有渴望击碎封建婚姻桎梏,争取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当然,这点只是笔者个人的意见,不能一概而论。
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