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汉臣长春百子图宋代儿童生活情境的美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在中国漫长悠久的绘画历史中,儿童题材绘画在宋代达到这一题材绘画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擅长画婴孩的画家和杰出的儿童题材作品,其中以擅画宫廷小孩的苏汉臣作品居多,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宋代儿童的生活状况。

苏汉臣的《长春百子图》《长春百子图》作为一张儿童题材的长卷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有其独特的构图方式、画面处理和特殊的文化内涵,更让我们对宋代整个儿童题材绘画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一、苏汉臣与《长春百子图》

中国古人的传统思想便将多子多福视为家族兴旺的象征,百子图的出现可以说是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的产物,最早的百子图始于宋代。辛弃疾的《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描述了家中屋堂上悬挂百子图的情景。

苏汉臣是宋代儿童题材绘画的宫廷画家的代表,他创作了很多儿童题材绘画的经典之作,他笔下的作品,其孩童外表生动有趣,服装发型刻画细致入微,色彩明亮雅致,将可爱的婴孩形象展现出来,除了《长春百子图》,关于“百子”的描绘,此外还有《百子嬉春图》、《百子欢歌图》、《百子图》等百子图作品。

(一)苏汉臣生平及画风

苏汉臣(年--年),为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曾为民间木工,而后习画,据说他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并且十分擅长人物、仕女与道释人物等等,在宣和年间选入徽宗画院。北宋末年任职为宣和画院待诏,南渡后在南宋初年任承信郎之职。

由于史料记载文字很少,我们对苏汉臣了解仅仅只有这些,但他创作了大量的婴戏图与货郎图等风俗画,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作品,也让我们得以从中探析宋代儿童的生活状态。

苏汉臣的儿童题材绘画下儿童天真可爱,浪漫率性,憨态可掬,并且多描绘的是宫廷贵族的小孩日常生活玩耍的场景,从儿童的刻画、画面的布景、画面的色调氛围,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优雅的贵族气质。他的代表作品有《秋庭婴戏图》、《冬日婴戏图》、《长春百子图》、《货郎图》、《百子嬉春图》等等。

(二)《长春百子图》内容分析

《长春百子图》画面中绘制了四季景象,前有桃花、松树来代表春季,又有桃花、莲花、梅花、桂花齐开,因而有着四季平安、万代长春之意,因而得名“长春”,“百子”即表示有很多孩子,不是只表示一百个,可释义为无穷和很多,中国的礼仪之邦中多用“百”字来表示祝福,如百年好合、长命百岁等等成语都含有“百”字,一个“百”字,可以代表极致美好的祝愿。

“太姒嗣微音,则百斯男。”出自《诗经》作品《思齐》,是百子典故的最早出处,歌颂开国文王的母亲和妻子太姒,其中“百斯男”的字面意思即很多男婴。这句诗便是歌颂太姒多生男婴兴旺家族的美德,也是歌颂周文王拥有众多的子嗣。文王百子图的产生便是由于符合了中国传统里子孙满堂、人丁兴旺的的美好祝愿。

《长春百子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名字中“百”,既是泛指,又指代了画面上名儿童,画面长五米多,将这名儿童置于其中,并各得其貌,惟妙惟俏、姿态不一,布置了雕栏、高台、楼阁轩榭,根据四季变化的植物,每一组儿童安排都有着游戏互动。

如春天骑竹马的儿童、夏天在水中戏水弄荷的儿童、秋天赏字画冬天舞傩戏等等都一一呈现于绢面上,画面节奏、疏密把握得当,使整个画面都洋溢着轻松快乐的氛围。

(三)游戏分类

《长春百子图》中的儿童游戏有种类丰富多样,可以说是集宋代儿童题材绘画中的游戏集大成者。《长春百子图》中有多种多样的游戏,每种游戏各不相同,但有些又有其共性,有学者将其分为四类,分别是博弈类、竞技类、生活类和音乐类。

长卷中归类为博弈类游戏,仅有下围棋一项,博弈类指的是儿童运用智力活动进行娱乐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创造力创新力发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第二类是竞技类,顾名思义,指儿童有体力竞争的游戏活动,蹴鞠、角抵和捉迷藏等游戏。第三类是生活类,又细分为扮戏类、动物类和雅趣类。

宋代的儿童题材绘画中的儿童游戏更加多种多样,在对游戏的分类中,我们也能归类了每种类型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促进作用,像博弈类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脑力发展,竞技类的游戏能增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生活类的游戏则是生活中的情趣体现,音乐类的游戏便能培养兴趣。

每种游戏都有其优点,寓教于乐,使孩子们在游玩之中也能快乐地学习知识,全面健康成长,于我们现在的儿童考学教育仍有借鉴作用。

二、《长春百子图》绘画图式

(一)全景式空间构图

《长春百子图》中,苏汉臣在四季景象中,将名有着不同巧妙动态的儿童安排其中,各个人物神情皆有传神的表达,动态精彩生动,亭台楼榭布局,人物积点成线统一在四时景象之中,虚实相生,这些都与全景式构图的散点透视很好地契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清明上河图》中,北宋张择端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场面宏大,众多市井人物热闹的汴河之景。这些是中国独特的构图之美,与西方的焦点透视相比,更具有中国民族的绘画精神,对后世的绘画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宋代众多的的儿童题材绘画中,苏汉臣的《长春百子图》是其中一幅不多见的描绘儿童嬉戏玩耍的全景式长卷,人物众多,形态各异,画面中还有亭台楼榭、四时植物花卉、假山等等,画面传递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景色与人物像衬,为我们呈现出一幅诗情画意的长卷,如此美好的场景,让我们仿佛忘记了当时宋代民间的人口问题和“不举子”等陋习。

在《长春百子图》长卷中,有以下几点具体的构图方法:

一、积点成线。虽然画面中一共有位儿童,但是作者也没有因此而混乱地安排,而是利用儿童游戏场景作“点”,画面从右至左根据不同的游戏场景积点成线,聚散安排,疏密得当。

二、时空统一。在人物安排之外,我们从画面的场景也能体会到作者的用心安排,通过山、水、树与石的变化,昭示出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使不同时空、不同季节、不同场景贯穿在一幅画中,达到了时空的统一,超越现实的描写,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二)线条、色彩运用

《长春百子图》四季的景色都融于一张画卷里,却丝毫不突兀,反而十分的融洽,是作者摒弃了四季不同的环境色和物象原本的丰富色彩,选择了以儿童、亭台轩榭和树木作为本质色彩。其中长卷的庭院地面颜色较深一些成为整张画卷的总体基调,熟褐中又有花青、三绿淡淡晕染,整张色调和谐,色彩大胆运用,让我们感受到四季一百多名儿童嬉戏的热闹场景。

《长春百子图》这幅作品中,可见作者对画面布局的用心安排,主要表现儿童平凡真实的生活,在亭台轩榭、小溪小桥的美妙环境中,更感受到孩童们嬉戏玩耍的快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每个季节均配以不同时节的植物,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不呆板。

作品以暖色调作为整体基调,其中将亭台安排在画面中心和尾部,其中尾部的亭台被树木遮掩,仅剩半边,因而夏季儿童在亭内避暑状态的描绘便成了画面的中心,是儿童与场景结合得最丰富的片段。人景结合得相得映彰,既有对比又有呼应。

(三)绘画寓意揭示与文化内涵

宋代的儿童题材绘画不仅有其独特辉煌的艺术成就,也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儿童题材绘画里,有相当一部分都能体现出当时宋代的社会风俗,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其当时的风貌。宋代对儒家、道家、佛教的推崇虽不相同,却也成为当时社会文化发展下,互相影响的三者伦理思想,在儿童题材绘画中也有所体现。在宋代的儿童题材画家们也身处儒道佛的伦理思想影响的环境中,他们的作品也由此体现出丰富的伦理内涵。

三、宋代儿童题材绘画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一)《长春百子图》艺术价值意义

《长春百子图》用全景式的构图将春夏秋冬的四时景色置于同一画面,将位儿童嬉戏生活得场景淋漓尽致地置于画面上,是一张儿童题材绘画的集大成者,其不管是艺术性,还是背后的寓意内涵、人文价值都极其重要。

宋代以前,儿童在画面的出现仅仅是一个配角,因而画家不会用主要的精力刻画,加上由于观察不够,即使出现了小孩形象,也没有抓住小孩的五官形态等特征,眉眼之间仍是成人的比例,看起来十分别扭。而宋代的画家们对儿童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在总结了前人造型不足的基础上,抓住了儿童的特点,将脸部刻画得圆润,五官比例正确,表情刻画更是生动。

宋代儿童题材绘画作为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宋代风俗画的艺术水平,还为我们记录了当时儿童游戏、学习的生活情况,也可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俗,它们不仅是绘画作品,更是“以图证史”的图像资料。

(二)宋代儿童题材绘画对元明清绘画的影响

宋代的儿童题材绘画作为一个高峰,对元明清的影响深远,元明清的绘画在继承了元代的绘画技法上继续发展,每个朝代都有着其不同的风格面貌,并且拥有了更多的载体方式,尽管儿童题材绘画有了更多的载体,传播更加广泛。

但是在艺术层面上,元明清的儿童题材绘画,还是限于在宋代的模子里,没有更多的突破,儿童的形象,绘画的技法,都拥有了一个程式化的套路,儿童形象的刻画,变成了统一的大额头、大后脑勺、穿着肚兜等程式化的刻板形象,特别是版画年画的兴起,儿童的形象就更加模式化,艺术性减少,更加商品化程式化;内容上从宋代描绘儿童现实游戏生活慢慢向带有吉祥寓意的单一主题转变。

(三)宋代儿童题材绘画对后世及当代儿童题材绘画的影响

宋代的儿童题材绘画打破了前代在绘画上的限制,提倡写生的宋代画家们,更加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细致观察,首先在人物造型上有了进步和改变,以前的“身小貌似”或者“妇人之相”被打破了,更注重人物神态的刻画,得以让我们见到更加真实的儿童生活状态。

苏汉臣在沿袭前人的绘画手法上,也不断进取学习形成拥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尽管关于他的著录虽不多,仅有一些评价,但他的艺术作品能让我们感受到他在其中注入的真情实感,作为宋代儿童题材绘画的代表之一,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绘画作品,更是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研究图像资料。

结语

苏汉臣的《长春百子图》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表现形式方面都属于宋代儿童题材绘画中的精品。《长春百子图》可以说是将民俗活动集于一幅画面的集大成者,是宋代儿童题材绘画的民俗活动的典范,让我们了解到当时宋代儿童生活的状况。宋代儿童题材绘画作品所呈现的宁静典雅之美,展现的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民俗,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