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甄嬛传浣碧这审美令人着急让荷花co [复制链接]

1#

这几天,又重新N刷《甄嬛传》,从细节到剧里的文化底蕴,都值得反复推敲。网友们都快要把里面的细节盘包浆了,依然乐此不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典魅力吧,《甄嬛传》能够火十年是有道理的。#甄嬛传#

都说戏剧的魅力之一在于短短几十分钟就可以看遍别人的一生,那《甄嬛传》也做到了这一点。看《甄嬛传》剪辑有条弹幕说:再次火出圈是因为当年看的人长大了。导演:十年了,你们没有别的剧可以看了吗?

没点文化,真的看不了《甄嬛传》。谈起浣碧的审美真的是令人着急,当时第一次看剧我第一反应,就是她那戴粉花穿绿衣又穿个粉鞋,装扮被大橘说俗气。

浣碧这身红配绿乾隆看了肯定喜欢,感觉皇上和果子狸都是因为嬛嬛多看了浣碧一眼,她想上位的野心表露得太早了。

皇上也不是瞎,感觉他也能看出绿茶,原本就是夫妻恩爱端茶递碗的事,碗都到了面前了,一把被别人抢了去,这太明显了,皇上这么心思缜密的人能看不出来浣碧心思所在。

自己文化匮乏,还要搞创新的小点子,她有一次把采下来的荷花,放到宽口的盆子里,自以为把荷花放水里别出心裁,就可以引得皇上的青睐。

这个举动把大橘四郎整懵了,紧接着就问了:,浣碧得意的解释:

你看她自己到最后,还倍得意的样子,甄嬛的眼神说明一切,这个笑透着,三分无语三分凉薄四分漫不经心,也难怪她看到洗绿上窜下跳毫不担心,文艺老青年大胖橘怎么可能看上洗绿这样没什么内涵的女人。

最关键的是,她也没有人家华妃长得好看啊。我之前认为甄嬛的表情是“看破了你的小把戏”。其实,带着赤裸裸的文化鄙视链,这种轻蔑是甄嬛,作为一个棋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骨子里带着的,这也是浣碧悲剧的地方。无论样貌才华都没有甄嬛强,偏偏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晚上槿汐陪着甄嬛出来看莲花,但是一向喜爱莲花的甄嬛却并不高兴。心里当然还是放不下果郡王,意思指那年生辰果郡王引温泉水浇灌荷花,使荷花满池。这个细节,表明大橘的审美啊,也是自古以来文人审美。

有不懂花的吃瓜群众,又该问莲花和荷花到底是不是一个品种?荷花就是莲花,荷花和睡莲不一样。莲花和荷花只是不同地区叫法不同,都是莲科。睡莲与荷花莲花没任何关系,是两个种族,睡莲是睡莲科!

俗人竟是我自己,我当时觉得浣碧她掐断荷花做法没毛病。其实她就是让荷花cos一下睡莲。怎么提升审美呢?我感觉我比浣碧好不了多少。莲花浮于水上,喻人飘落天涯似浮萍,不吉利。

中国古代的文人审美是有一个固定取向的,不是说一朵花想咋摆就咋摆。翻阅古代的诗歌文章,都是欣赏荷花亭亭玉立。《西洲曲》里是这样描写莲花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意思是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

你看《爱莲说》里是怎么描写荷花的,叫什么亭亭净植,不蔓不枝。有一种亭亭玉立的感觉,就像一个少女,本来亭亭玉立,有挺拔着身姿。浣碧直接,把头掐掉了,扔水里,一下子美感就没了。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荷塘月色》,大家肯定有人对描写荷花的片段还记忆犹新,甚至有些人还可以背下来。用拟人的手法,形容荷叶是婷婷舞女的裙子,花肯定是舞女了。当时觉得,原来花也能比做人,太妙了。

吐槽浣碧审美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她的打扮,没想到是这个摆花。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看莲花(睡莲类贴水面的)get不到古诗词的美,因为压根不是一东西,欣赏方法也不一样。难怪大橘看不上浣碧?没文化是真可怕。因为文以载道,浣碧就是正宗白丁文盲,所以言行才会贻笑大方,难登大雅之堂。

每个人看待美的角度不同,这个是没问题的,这里说浣碧是因为她是故作新意,现眼,来吸引皇帝的目光,就显得可笑了,要是她在自己房里,欣赏这种美,就是可爱了。《甄嬛传之洗绿献丑》你看你懂了吗?套用甄嬛体,玉福晋是有一些看不惯在身上的,看不惯她掐断荷花的样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