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不是潘金莲为何口碑平平因为冯小刚的 [复制链接]

1#

年,58岁的冯小刚改编了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拍出了一部《我不是潘金莲》。

这部电影在宣发之初就引起了很大争议,毕竟读过刘震云这部小说的人不多,而潘金莲可是人尽皆知的反面人物,光看片名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冯小刚要拍“不正经”的东西。

事实上,《我不是潘金莲》的确是部不太“正经”的电影,但它的不正经却不是大家所想的。

第一、电影的画面“不正经”。全片大部分剧情采用了圆形的视角展现画面,部分剧情采用了方形的视角,到了最后几分钟的剧情才恢复到常规荧幕画幅,妥妥的“非主流”镜头。

第二、电影的片名“不正经”。片名大张旗鼓地写着“潘金莲”三个字,但实际上主要剧情和潘金莲并没有直接关系,没有看过原著小说的人在刚看完电影后,很难会联想到其中的深层含义,很容易会产生出“这是标题党”的第一印象。

第三、电影的剧情“不正经”。电影讲述了一名农村妇女为了一桩假离婚案,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上诉,从村镇到省市再到中央都走了一遍。在提倡正能量的氛围下,主动触碰“上诉”这种敏感的题材,本身就是件很“不正经”的事。

用“标题党”的片名做宣发,以“非主流”的镜头展现了一个“不正经”的故事,换做是其他导演,是万万不会这样“剑走偏锋”的。

如喜欢拍“不能上映的秘密”的娄姓导演,即使讲述的故事再“不正经”,也不会让片名失去文艺的风采,更不会为了标新立异而让镜头语言失去自己的特色。

而喜欢做“标题党”、用“非主流”镜头哗众取宠的王姓导演,又不敢轻易触碰审核的红线,因为一旦尺度拿捏不好直接被下线,砸了一部电影事小,得罪了千万投资方事大。

至于像姜姓导演这样的铁汉,大家觉得他会为了炫技而搞些投机取巧的操作吗?

所以,能把这么多“不正经”集于一身的,似乎也的确非冯小刚莫属了。

毕竟嬉笑怒骂、含沙射影、针砭时弊,一直以来都是他的电影风格;能把商业电影带进贺岁档,并被誉为“贺岁档”之父,可见他对商业电影的运作了然于胸。

做他人不能做之事,明眼人都能看出冯小刚的意图:先把票房口碑两手抓,再冲击奖项。

只不过,这部《我不是潘金莲》却并没有达到冯小刚的预期效果,虽然的确在获奖上有所建树,但票房不到5亿,豆瓣评分只有6.7分,IMDB评分也只有6.9分。

电影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但细细总结一下,不难发现这些因素共同指向了两个人:导演冯小刚和主演范冰冰。

冯小刚的自负

在拍摄《我不是潘金莲》之前,冯小刚担任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主演了《老炮儿》并获得金马奖最佳男主角,还获得了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担任了第六届导演协会副会长,可谓到达了职业生涯的巅峰。

此时的张艺谋因为拍了一部《长城》,而被耻笑为“江郎才尽”;

此时的陈凯歌因为拍了一部《道士下山》,而被质疑“徒有虚名”;

此时的李安正在紧张制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已经将近4年没有产出任何作品了,差点让人忘记了他还在拍电影。

在国内知名导演要不销声匿迹,要不马失前蹄的情况下,如日中天的冯小刚似乎进入了无人之境,大有能在华语电影市场呼风唤雨、舍我其谁的霸气。

但有句舶来语说得好:欲让人灭亡,必让其膨胀!冯小刚在其他导演都偃旗息鼓的状态下,事业反而节节高升,这很容易会错误判断了自己的真实水平和号召力。

《我不是潘金莲》正是在冯小刚对自己认知不清晰时,因为自负而制作出来的“半成品”。

为什么说这部电影是个半成品呢?

因为从这部电影里,我们除了领会了冯小刚的营销手段、炫技镜头和为了打“擦边球”而刻意选择的敏感题材外,感受不到一部电影应该有的诚意。

故事是现成小说改编的,故事脉络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但为了美化女主形象,硬是把在原著里褒贬不一的李雪莲刻画成了无辜、可怜的白莲花。

明明是无理取闹的法盲,在各种可怜特写的塑造下成了被欺负弱小妇孺,甚至不惜删去了原著里对李雪莲负面形象刻画最深刻的子女线,用“失去了一个孩子”的悲剧取而代之,强化了她多年持续上诉的“合理性和悲悯感”。

但事实上,李雪莲真的无辜可怜吗?片中的官员真的只是站在群众的对立面、为自己着想吗?因为李雪莲被塑造得过于悲惨和意识正确,不少观众都失去了对上述问题深思的机会。

众所周知,小说对于人物关系的编排是有非常严谨的逻辑关系的,随意删减人物对剧情的影响非常大。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整条人物故事线都被抽离了,不影响主旨才怪。

《我不是潘金莲》的原著小说,本身就因为逻辑不够严谨而受到诟病。不过因为这是基于讽刺笔法下的一个荒诞故事,读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这种瑕疵。

但冯小刚的电影改编不仅没有做到在原著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而只是在复述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弱化了剧情的逻辑性。这难道还可以说“正因为题材荒诞所以要更不讲逻辑吗?”

凡是一个打算用心拍摄作品的电影人,绝不会对自己的作品这么不负责。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虽然冯小刚在宣发时采用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各种大咖背书支持,各路院线给予了很高的初始排片,但在第一二轮观众走出影院后,电影的口碑就崩了。

冯小刚自以为是“奇招”的“非主流”镜头,被批得一无是处;“不正经”的剧情因为故事逻辑有瑕疵的问题,被批成了刻意碰瓷;“标题党”更是被千夫所指,许多人看完后都不知道电影和潘金莲有什么关系。

说实话,目前网上对《我不是潘金莲》的负面评价,有很多是比较片面的。他们被冯小刚的“三板斧”砸得昏头转向根本入不了戏,又谈何深刻思考其中的黑色幽默、荒诞元素?

但这怪不得观众们入不了戏,如果冯小刚能踏踏实实地拍电影,即使拿出《非诚勿扰》的水平,也能让电影拿到《大腕》那样的口碑。

可惜此时的冯小刚自负得很,不仅一点不踏实,反而还把电影的失败归咎到“被人黑了”头上。他发文怒斥万达,为了报“挖墙脚”的仇,故意在排片上打压华谊兄弟出品的电影。

冯小刚又名“小钢炮”,网络开撕、日常怼人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公然对一个社会地位极高的知名企业家指名道姓地开炮,这还是头一遭。

当时有人说,因为冯小刚和华谊签了对赌协议,如果电影不大卖就要亏到家了。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不是潘金莲》只有不到5亿票房,冯小刚却并没亏到破产,反而继续拍着电影,与其说当初他是为了利益而豁出去,还不如说他就是飘了。

自负的冯小刚不仅没有拍好《我不是潘金莲》,在舆论战上也占不到万达的一丝便宜,即使把老板王中磊也拉下战场,齐声呵斥万达“小气”,也抵不过王思聪一篇反击的长文。

在冯小刚实名DISS王健林不久,王思聪就有理有据地罗列了自家打压华谊兄弟的理由,顺手讽刺了一下电影质量不行。王思聪在网络上的公信力可比冯小刚强多了,有了他的一句差评,冯小刚之前做的好评营销等于功亏一篑。

最终,冯小刚骂万达不仅没让电影排片增加,反而还落了个不良风评,简直是迷惑行为。

如果冯小刚不是那么自负,踏踏实实地在刘震云的原著基础上改编出更有逻辑性的故事,《我不是潘金莲》就不会受到这么严重的口碑反噬。

如果冯小刚不是你那么自负,不要因为按不住自己的嘴而和王思聪展开骂战,《我不是潘金莲》就不会给人一个极差初始印象,更不会在宣发还没完全到位时就沦为笑柄。

但可惜,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如果。

范冰冰的自傲

有意思的是,电影的女主演范冰冰,对电影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和导演冯小刚何其相似。

冯小刚是因为自己的自负影响了电影的口碑,而范冰冰则是因为过于骄傲自大影响了电影。

只不过比起冯小刚主动“搞砸”电影,范冰冰对电影的负面影响则是被动的。

作为一名“80大花”,范冰冰当年在80后女演员里可谓“鹤立鸡群”。

论颜值,范冰冰不能说是艳压群芳,但绝对能算得上一枝独秀。

巅峰时期的范冰冰完成对的上“魔鬼身材,天使面容”的称谓。她身上的黑点不少,但颜值从来不是黑点,哪怕因为身材走形被人诟病,内容也只是捕风捉影的“疑似怀孕”。

论演技,范冰冰比起闫妮、赵薇、周迅等“70花”而言自然逊色不少,但相较于其他“80花”,范冰冰无论是演出经验还是戏路的宽广度都略胜一筹。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范冰冰不介意扮丑。这种丑并不是简单在脸上抹一把油彩敷衍了事,而是从头到脚彻彻底底地损坏形象。如在《我不是潘金莲》里,范冰冰扮演的李雪莲就有不少蓬头垢面的场面,甚至还有直接被推到水坑上的窘况。

想一想其他同样咖位的“80花”,她们真的能够进行这样的舍身表演吗?

论营销,范冰冰更是当仁不让的王者了。经过杨天真的包装,“范爷”、“女王范”等既符合她特点,又在圈里独一无二的词条成了范冰冰让人印象深刻的标签。

再经金牌摄影师陈曼之手,输出各种时尚大片长期霸占各种杂志封面头版,完全就是当仁不让的“王者风范”。

综合这三点,我们不难发现,当年的范冰冰在同阶层的女星里是“无敌”的存在。

不仅时尚资源充足,既能演电视剧又能演电影的她在影视资源上也很抢手,如果不是因为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以范冰冰在工作上表现出的“狠劲”,分分钟可以成为天的封面人物。

但范冰冰也许万万没想到,自己将来会一夜间跌落神坛,正是因为她在工作上的“霸道”。

年5月,冯小刚因为《手机2》的宣发问题惹怒了小崔,随后就是小崔愤怒的报复——曝光了《手机2》女主演范冰冰的两份演艺合同,并实名举报其为了规避税务钻法律空子。

紧接着,范冰冰就迎来了有关部门严厉的稽查,并最终确定她的公司存在严重经济问题。曾经的范冰冰有多赚钱,如今在经济问题上的错误就有多大。

范冰冰因为自己曾经骄傲的事业险些身陷囹圄,从某种角度来说她正是被自己的自傲所害。

虽然,发生在年的经济问题和年上映的电影似乎没有很大的联系,但电影的口碑除了在上映时发酵外,随着岁月的流逝也会在后续的评价中有所变化。

如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在上映时并没有得到一个十分好的口碑,然而随着时间的沉淀,现在已经是豆瓣Top电影里的第位,评分高达8.7分。

但由于范冰冰的自傲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让《我不是潘金莲》失去了后续口碑提升的可能。即使电影已经上映了5年,评分依然岿然不动地停留在6.7分这个刚过及格线的位置。

李雪莲和潘金莲,共同点并不是只有一个“莲”字

如果不是因为冯小刚的自负和范冰冰的自傲,楼主认为《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理应可以去到7-8分的评分。

因为这个荒诞故事的内核,本身就存在一个十分有趣且值得深挖的命题:女主李雪莲和民间故事里的潘金莲,是不是只有一个“莲”字相同这么简单呢?

根据多部小说记载,潘金莲就是一个道德败坏的妇人形象。但由于小说多有夸张成分,事实是否会像民间传说,其实一直缺乏明确的依据。

后来,经过不少学者的多方考究,特别是从潘金莲生活当地流传的文献对比,发现潘金莲有很大几率是被武大郎的仇人污蔑了清白。

特别是在年12月18日,施耐庵的直系后人施胜辰专程来到清河县武植祠,为武植和潘金莲造像,并写下道歉诗,更是让人确信多年来都冤枉了潘金莲。

尽管如此,潘金莲在今天依然是不少人心中的反面人物。

这和《我不是潘金莲》里的李雪莲又是何其相似呢?

虽然李雪莲是无辜的,但在秦玉河的污蔑下她有口难辩;虽然大家也知道李雪莲是无辜的,但比起相信真相,大部分人都选择听信谣言。

冯小刚其实也很想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只可惜他只在李雪莲的惨情上做表面文章,而在造成李雪莲和潘金莲共同遭遇的深层原因上缺乏探讨。

他对各级官员的刻画只是停留在蜻蜓点水般的复刻原著上,即使是镜头最多的王公道、郑众以及马文彬,也不过是抽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场面进行了还原。

对于人物在思考李雪莲问题时的态度变化,为了应付同一件事情而做出的不同判断,都被删减了许多,不仅令角色形象不够立体,也让整个故事的高度下降了不少。

其中最令我感到可惜的,莫过于可以和李雪莲遭遇形成强烈“正反打”的史县长的遭遇,居然在结局时处理成了和李雪莲进行大和解,真是“暴殄天物”。

史县长是李雪莲第一次上京告状后被撤下的地方官,他因为没有及时接待李雪莲而被冠以“玩忽职守”的罪名,可实际上当时的史县长是为了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才被迫避开李雪莲的。

因为一个被动的原因而被撤职,史县长的委屈难道不比李雪莲的离婚案更加冤。所以他也效仿李雪莲上京告状,但他做不到李雪莲那样的耍泼,所以在好言相劝之下,被一路护送回家乡,最终看开后成为一名餐馆老板,日子过得很滋润。

史县长的通透让他即使身负更大的冤情,也能比李雪莲看得更开,所以他比李雪莲早十年过上了好日子。他的故事无疑是李雪莲故事的反例,用原著的剧情结尾难道不比大和解结局更能引起观众对李雪莲遭遇的深层思考?

可惜自负的冯小刚在当时没有考虑太多,他只是把这部“半成品”电影进行了大量的商业包装,就推上了华语电影市场,自以为能翻云覆雨,结果却接受了一顿现实的“毒打”。

只可惜一部本来应该能大放光芒的电影,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

我是一木支危楼,大家对“《我不是潘金莲》为何口碑平平?因为冯小刚的自负和范冰冰的自傲”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评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